「六边形战士」王阳明

古人重视「立德、立言、立功」,王阳明则被视为将这「三不朽」做到了极致。提出致良知,桃李满天下,可谓立德;创立阳明心学,可谓立言;定南赣、平叛乱,可谓立功。能做到这三点,全凭王阳明年轻时「沉溺」于各种领域。
S+ 哲学
王阳明曾对弟子表示「某幼不问学,陷溺于邪僻者」,可在悟得「圣人之道」、创立阳明心学而归正于儒学后,他对道、佛之学进行了重新诠释和选择性的吸收,融汇贯通,得出「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的感悟。
S+ 兵法
王阳明认为朝廷通过武举所得人才没有韬略统驭之才,而他自己则潜心研究各家兵书,钻研战争策略。后来将自己所学兵法与心学融合,不多费钱财,选练民兵,以精妙的战术平定了南赣农民暴动、宁王朱宸濠叛乱,屡建战功。有学者认为,王阳明的军事策略主要有五点:分化诱降,剿抚并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审时度势,避实击虚;示敌以假,攻其不备;反间布疑,扰乱敌军。
A+ 骑射
王阳明的骑射功夫也不容小觑。15 岁时,他游居庸三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于是「询诸夷种落,悉闻备御策。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据说在江西时,他在校场中射靶,三中把心,让质疑他「手无缚鸡之力」的宦官佞臣无话可说。内心中正平和,是王阳明射术高超的一大诀窍。据史载,王阳明曾在军中练气,忽然一声长啸,三军皆惊。
S 文学
王阳明的辞章也不俗。1494 年王阳明组织诗社,希望通过辞章「立下千古之言」。阳明心学创立后,王阳明及弟子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学的见解,形成了阳明学派的文学观念,提出了「文不妨道」,强调「修辞立诚」,注重「本色文字」,直接影响了李贽「童心说」和公安三袁「性灵说」。
S 教育
寓教于乐是王阳明讲学的一大特点,「歌声振山谷」「踊跃歌舞」「或投壶聚算,或击鼓,或泛舟」……在他看来,「如拘如囚」的方法达不到教学的目的,但他也不会一味放逸。另外,他也看重因材施教,「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尽管「致良知」是王阳明教育的核心,但他也强调「随人分限所及」。王学流派众多,极大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S 书法
与文学成就一样,王阳明不以书法闻名,但他一生习书甚勤,造诣极高。其楷书,用笔沉着刚劲,端庄高雅;其行书,笔势纵逸,豪放舒展;其草书,笔意清新,随意为之而无飘浮之态。王阳明将心学融入书法,认为「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书法理论。
作者 枕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