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系统思维 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
作者
新津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丁宁(右二)带领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参观天府家风馆。

今年以来,成都市新津区纪委监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纪委、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坚持系统思维,创新工作措施,不断提升日常监督质效,发挥办案引领作用,夯实干部队伍建设,将一体推进「三不」理念贯彻到正风肃纪反腐全过程,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系统思维推进日常监督做细做实

完善基层监督运行模式。按照「1+6+N」联动协作理念,建立由 1 名委领导牵头负责、6 个纪检监察室联系协调、派驻纪检监察组和镇(街道)纪(工)委协同配合的「室组地」联动格局,不断完善同向推进、交叉检查机制,破解「全熟」环境下监督无力、监督无效等问题。建立群众反映问题筛查治理机制,相关部室定期分析案件线索、信访举报、网络理政等形势,聚焦突出问题、共性问题,制定监督方案,由联动协作组统一调配力量实施专项监督。

贯通各项监督融合机制。强化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察监督四项职能,在四川农博会永久举办地、全省乡村振兴标志性项目——天府农业博览园着力推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贯通融合,围绕博览园 100 余个项目决策、立项、建设、验收、运营的全生命周期,聚合纪检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等力量,开展「组团化」「嵌入式」监督,构建起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同频、职能监督和纪检监督合力、党内监管与外部监督互补的监督体系。

探索智慧监督实践路径。结合「智慧新津」建设,紧扣行政审批领域关键环节,在「智慧政务」一体化平台植入监督模块,采取政务服务事项廉政风险分级、廉政风险信息自动识别、异常审批流程锁定等方式,建立可查询、可追溯、可分析、可预警的信息化监督机制,推动纪检监督由「人力监督」向「智慧监督」转变。

以系统思维一体推进「三不」强力反腐

注重强化办案引领。在全系统牢固树立「坚持办案引领」理念,紧盯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粮食购销、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坚决惩治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违规兼职兼薪等群众最反感问题,深度破除「小恶不惩」「法不责众」侥幸心理。

注重提升办案质效。结合省、市纪委提升办案质效要求,在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开展案件线索「攻坚清零提质」专项行动,采取「一案一策」「挂图作战」等方式,解决「久办不结」「久立不决」等问题,推动实现案件线索「动态清零」。建立信访举报研判机制,试行案件预审员制度,组织开展案件评查等工作,提升案件查办质量。

注重实现以案三促。深入挖掘典型违纪违法案件「富矿」,综合运用案件主办人员到案发单位作廉政报告、组织关键岗位人员旁听庭审等方式,实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扎实开展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指出问题整改落实「回头看」工作,推动「两书」落地有声。稳步推进「尚廉村社」「廉洁文化」建设,坚持把廉洁文化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

以系统思维锻造纪检铁军

以带头垂范巩固政治建设。加强区纪委常委会自身建设,建立区纪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区委常委会有关决议事项、区纪委常委会纪要上报市纪委和区委制度,在践行「两个维护」上作表率。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持续升级「津纪护航·新风润津」机关党建特色品牌,教育引导全区纪检监察干部自觉坚守政治机关政治本色。

以系列活动夯实能力建设。坚持以「津治清风」素能提升系列活动为牵引,立足工作中实际问题,采取「干部讲坛 + 外聘专家」授课方式实现「专家讲解」,编辑印发《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读本》,借鉴先进经验「参考助解」,升级运用《眼界与实践》研学平台推动「主动求解」等多种形式,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以制度建设强化纪律建设。严格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坚持以纪检监察系统内部典型案例为镜鉴,在组织开展系统内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基础上,制定新津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廉政谈话和廉政风险管理等制度,以「制度之治」明晰权力边界、约束权力运行。


作者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