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出纳挪用 2200 万元公款理财

作者
作者

「从参加工作至今,我已在教育战线上工作接近 40 年。自从担任学校出纳后,我开始挪用公款理财。专案组把我挪用的金额加起来,竟然有 2200 多万元!我十分懊悔……」泸州市合江县榕山中学总务处原出纳杨光福在忏悔书中写道。

2022 年 5 月,临近退休的杨光福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22 年 12 月,杨光福因犯挪用公款罪被合江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没收违法所得。

异常账户牵出一案

2021 年底,合江县委巡察组进驻榕山中学,很快发现了杨光福的问题线索。

「不管是 5 万元还是 10 万元一笔的现金支票,都转给杨光福一个人的账上,这个现象有点异常。」合江县委巡察组相关负责人在查看榕山中学的账目时发现了该问题。

起初,巡察组工作人员怀疑可能存在虚列支出问题,但查看相关账目后,发现票据齐全,并不存在虚列支出问题。于是,巡察组工作人员找到杨光福了解情况。对于巡察组的疑惑,杨光福的解释是,钱款打到他账上是为了方便老师报账。

「这样的说法我们不采信,任何一个不正常行为的背后都有动机。我们随即将这一线索移送合江县纪委监委。」上述负责人说。

该县纪委监委迅速取得了杨光福挪用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第一手证据,并全面查清了其名下银行账户涉案资金数额和走向。随后,县纪委监委立即对杨光福采取留置措施。

利用时间差「吃利息」

随着调查的深入,案件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生于 1964 年的杨光福当过中学的老师,从 2002 年 9 月起,他开始担任榕山中学总务处出纳。起初,他尚能认真履职、勤奋工作。2008 年开始,随着学校资金业务往来频繁,出纳每学期需要收取大笔学杂费、住宿费、教职工的水电费等资金,杨光福经手的资金量也变大。

把公款汇缴到县财政前,杨光福会先存放在个人银行账户内。「每次收款都是现金,要十几天到几个月才能收齐,总不能每天跑银行存吧。先存在我个人账户里,等把费用收齐后,我再汇缴存到县财政专户去。」杨光福如是说。

「2010 年 12 月,杨光福收到一笔财政支出钱款,共有十余万元现金。本来要去找领导签字,支出这笔钱,但当天没找到领导,杨光福打算去银行存。」合江县纪委监委负责办案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银行职员告诉杨光福,可以用这笔钱购买短期理财产品,会比存活期利息高很多,而且是随存随取,没有风险。杨光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尝试了一把,3 天后就把公款赎回上缴。

观望一段时间未察觉后,杨光福自认为找到了不劳而获的「密码」,随即如法炮制,如同吸食毒品一样上了瘾,胃口一次比一次大,挪用时间跨度更长,最久一次长达 8 年多。2010 年至 2021 年,杨光福利用公款缴存「时间差」钻空子,先后 79 次挪用 2200 余万元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基金等,累计获利 9 万余元。

以案促改 做实「后半篇文章」

「我之前错误地认为,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理财,只要不贪不占,一段时间后就归还了,不会有人知道,也不是什么大事。经过组织教育,我认识到自己违反了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非常后悔。我愿意积极配合组织,退出不应得的钱。」杨光福后悔不已。与杨光福共事几十年的同事成渝惋惜地说:「不管是当老师还是当出纳,杨光福的业务能力都很强,就是爱占小便宜这种心态害了他。」

合江县纪委监委深刻剖析杨光福典型案件,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向主管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组织教育体育系统重点岗位人员 14 人,旁听杨光福严重违纪违法案,推动开展警示教育、自查自纠。

合江县教体局随即展开整改。「首先实行教育委派会计制度,学校会计统一由教体局委派,解决打不开情面的问题。」合江县教体局计财股股长赵元强说。其次,对工作时间长的学校出纳进行轮换,「目前已轮换在同一学校工作年限超过 15 年的出纳 7 人」。最后,还加强对离任校长的离任审计。

截至目前,合江县教体局已完成教体系统内《廉政风险防范机制》《财务管理制度》等 16 项制度汇编,召开警示教育大会 5 场,自查自纠发现与整改问题 23 个,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5 人次。

执纪人有话说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也不能乱花。财务人员直接掌管大额资金,虽职务不高,但岗位关键,必须强化监督管理。本案中,除了杨光福本人的主观因素外,学校内部监督的缺失等客观因素也存在。如果学校领导不用信任代替监督、而是用制度管人,如果学校会计能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对出纳严要求,像杨光福这样的出纳也就没机会对公款动歪心思了。


作者 刘兰 李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