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新使命 铸就新业绩

反腐再发力,民心聚起来,发展再扬帆。
209 年,泸州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抓好政治监督保障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凝心聚力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创新「吐槽」模式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三不」机制建设一体推进,深化「四个机关」建设着力打造纪检铁军……
这一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 1568 件、党纪政务处分 1256 人,接受信访举报总量同比下降 7.5%、检举控告数量同比下降 19.5%,连续实现了「双下降」;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指数持续上升;整治党员干部利用名贵特产谋取私利问题相关做法作为市级层面经验被中央纪委办公厅《工作交流》采用……
突出政治监督 保障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全市如期完成「一卡通」变「一卡统」,制发社会保障卡 415.68 万张,享受补贴对象持卡率达 99.5%、高于全省平均数;督促扶贫主责部门全面清理涉农项目 526 个,按照「一项资金一制度」原则完善和新建制度 132 项,全年查处扶贫领域案件 828 件,居全省第二.……
以最严最实的纪律作风护航脱贫摘帽决胜之战,泸州市全面完成中央和省委下达的脱贫任务。
围绕国定贫困县—古蔺县、叙永县脱贫摘帽决胜和已脱贫县、插花扶贫区县脱贫攻坚巩固,市县乡三级纪委坚决贯彻省纪委监委「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安排部署,深化运用纵向监督排查、「大数据 + 精准巡访」等措施,采取提级查办、交叉查办、蹲点查办等方式保持纪律震慑,组织到案发地召开案情通报会、现场清退会、整改反馈会 426 场次,清退群众款物 850.75 万元……
紧盯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降税减费、「大棚房」和违建别墅整治、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等,强化日常监督、开展专项检查,不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泸州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这一年,泸州市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融合,实现两手抓两促进;积极配合、主动接受「政治体检」,坚决把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改彻底、改到位;深化政治巡察,市县两级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单位 156 个,延伸巡察村(社区)345 个,发现问题 2097 个,移交线索 136 条,各项政治任务得到保质保量完成。
聚力专项整治 群众满意度节节高
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关系网」「保护伞」案件 178 件 178 人、同比增长 221.8%,查处数全省第一;全市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1026 件 1037 人,查处数全省第三……

群众的关注与期盼,泸州市一律「亮剑」、聚力整治。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建立项目化推进、突出问题督办、整治成效评估三项机制,推动解决食品药品、教育卫生、行政执法等领域群众具体诉求 1.22 万余件。如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联合执法行动,立案查处 396 件,保障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全市 202 家医疗机构开通跨省异地和省内异地住院联网结算,有效解决参保群众异地就医「往返奔波累、报销周期长」问题;新建 25 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 8820 个,较好缓解入园难问题……
群众的利益不能损害,安全更需保障。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打伞破网」断根作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工作机制、抓线索深挖、抓协同办案、抓提级查办、抓「一案双查」,坚持与政法机关密切配合、会商协调,为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治乱」不松手,推动交通、国土、水务、林业等行业领域整治乱点乱象 630 余个。
一项又一项的专项整治,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切实维护了民生民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创新「吐槽」模式整顿作风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有效整治
全市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343 件 409 人,查处数全省第四;市县两级共取消证明事项 5909 项,助推泸州成功创建全省首个「0 证明城市」……
泸州市在贯彻落实「基层减负年」部署中,创新「吐槽」模式,采取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召开「吐槽大会」由下往上收集问题、督促职能部门紧盯基层反映的「槽点」「痛点」由上往下进行整改,靶向整治、精准施策。针对干群反映最集中的问题,组织开展「双清行动」,一方面清理整治重复证明、循环证明、无谓证明等「奇葩证明」,以此为契机推动「0 证明城市创建」;另一方面清理整治基层「资料表册过多」问题,推动解决问题 240 余个。
一边抓惩戒整治,一边抓正向激励。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悲观、畏难、怕担责、能力不足简单应对、不下深水破解难题」等「五种不良情绪」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从严查处担当不作为不负责问题 194 件 206 人。同时出台《检举(控告)失实澄清保护制度暂行规定》,对 87 起不实信访举报实施澄清,对 1 起诬告陷害典型案例进行查处曝光。
坚持「三不」一体推进 持续巩固深化良好政治生态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 1568 件,其中县处级以上 35 件,党纪政务处分 1256 人,移送司法机关 41 人……
一年来,泸州市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把在党的十九大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者作为重中之重,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行业的监督执纪,依法查处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坚决清除政治生态「污染源」,不断巩固不敢腐的高压态势。
在构建不能腐的制度体系中,重点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全年修订完善议事决策、干部选任、国资管理等制度规定 570 余项,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持续贯彻落实《泸州市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十六条措施》,推动组财村管、村(社区)廉情监督员等落地见效。用好「泸州市信息服务公开监管平台」,推动全市 1617 个村(社区)通过互联网常态化公开村务财务信息 44.4 万余条,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为推动形成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将纪律法律作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党校主体班等的重要内容。专门开设纪律教育「大讲堂」和汇编纪法规定「工具书」,市委举办读书班暨警示教育专题班,市委中心组邀请省纪委监委专家开展专题辅导;市委主要领导审定《泸州市党员干部法纪教育学习资料汇编》《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警示教育专辑》发放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讲廉政党课,带动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开展反腐倡廉形势宣讲 901 场次,切实筑牢全市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认真开展蒲波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扎实推进「三项整治」「三项教育」,市委主要领导带头到重点企业调研督导、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蹲点督导并约谈中层以上干部 200 余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 9568 件问题线索开展「大起底」和处置情况「回头看」,查处党员干部「四个违规」问题、参赌涉赌问题 76 人,推动重点企业健全完善生产经营制度 266 项,持续净化良好政治生态,推动了重点企业良性发展。
深化「四个机关」建设 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铁军
打铁还需自身硬。泸州市纪检监察系统持续深入开展建设政治坚定、绝对忠诚的政治机关,务实重行、善作善成的执行机关,友爱互助、团结奋进的和谐机关,崇廉尚法、风清气正的廉洁机关「四个机关」,有力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突出赋权与控权相统一,制定和试运行《监督执纪工作内部控制规程》,搭建「优化控制环境、开展风险评估、规范内部运行、实行质效评价、强化责任追究」五位一体的内控体系,确保纪检监察机关内部权力「规范、高效、安全」运行,不断推动纪检监察干部依规依纪依法履职的「泸州实践」得到省纪委和市委的肯定。
突出思想与行动相一致,泸州市纪检监察系统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抓好「庸懒散慢虚粗」问题专项整治,创新大班集训 + 小班调训、个人自学 + 读书分享、课堂讲授 + 实战训练「3+3」模式扎实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全员培训,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突出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提拔重用或交流科级干部 48 名、县处级干部 19 名,增强了纪检监察队伍活力。立案查处纪检监察干部 6 件 6 人,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铁军。
浩荡东风鼓满帆,廉洁泸州奋进时。新年伊始,泸州市纪检监察干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整行装再出发,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
作者 梁霜 泸州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