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6 月 29 日,淼霖(左二)在黄泥乡木桐村督导脱贫攻坚工作,现场了解村民的困难和问题,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20 17 年,蓬溪县纪委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韧劲,下大力气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矢志不移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最后一公里延伸。
提升监督效力,开辟刹风拍蝇主战场
强化制度建设,深入推进监督职能的理念创新、平台创新和方式创新,下决心铲除苍蝇蚊子滋生的条件和土壤。
深化乡镇纪委标准化建设。聚焦乡镇纪委基础保障不实、工作职责不明、工作主业不突出等问题,全面落实「有专职人员、有专项经费、有执纪场所、有执纪设备、有工作机制、有任务分工、有工作规范、有成效作为」8 有标准。
强化纪检监察系统统筹联动。将 48 个派驻(出)机构划入 7 个片组,由县纪委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片组组长,统筹实施本片组范围内党员干部信访调查和纪律审查工作,今年 1-5 月,全县探索实施防汛值班、换届纪律、扶贫项目稽查等联动督查 9 次,开展高坪镇党委副书记违纪案、回水乡慧林村原支部书记违纪案等交叉调查 12 次,资源和力量整合优势明显。
创新权力监督制约方式。一方面建立「一中心一站一员」层级式廉情快递平台,广泛聘请「廉情快递员」494 个收集廉情民意,畅通「周报日送」县纪委直接受理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廉情快递专线共向县纪委提供 6 起信访线索,转立案 2 件;另一方面继续推动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相结合的「监审联动」工作。
精准聚焦问题,发动持续震慑新攻势
坚持哪壶不开提哪壶,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分领域、分系统梳理出重点问题、突出现象,下大力气一件一件的解决、一项一项的治理。
聚焦扶贫领域突出问题。设立 3 个专项工作组,紧盯资金、项目和作风三个方面分线作战,动态跟进、销号管理。今年以来,县委副书记先后 2 次约谈扶贫工作存在苗头性问题的乡镇部门一把手,切实把压力传导到末梢。1-5 月,县纪委共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 26 件,立案 3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3 人。
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集中开展为期 6 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包括虚列支出转出资金和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等 9 种设立「小金库」行为。从 3 月份开始,先后对县乡两级 15 个单位,开展了 4 轮重点抽查,严肃查处了槐花乡原党委书记私设小金库 200 余万元的典型案件。
深入正风肃纪专项治理。集中 1 个月时间,通过巡回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四风」问题新表现等重点,用纪律戒尺力促干部作风转变。1-5 月,开展「四风」问题明察暗访 13 次,约谈提醒干部 9 人,对存在问题的 7 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严肃查处了吉祥镇涪山坝村原支部书记违规大操大办生日宴借机敛财等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件 10 起。
回应群众热点,抢占维护民生制高点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蓬溪县以开展 3 大主题活动为抓手,着力延伸工作触角,让维护民生民利的工作举措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开展群众诉求大走访。召开座谈会(恳谈会)1128 场次,下发调查问卷 2200 余份,征集意见建议 49113 条,将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等问题,确定为我县群众最不满意的 10 件事,纳入县委常委会议题研究。将整治任务落实到 11 个牵头部门和 33 个协助单位,由县委主导推进,集中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开展村务公开大检查。由县纪委、县民政局、县农业局分别牵头 3 个督查组,严格对照本县村务公开目录 19 项内容开展检查考评,重点检查村级财务公开情况。通过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运行「双代管」制度,建立健全群众监督、镇代理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三级监督体系。迄今督查 15 个村,发现具体问题 30 个,9 底前将进一步覆盖 165 个村。
开展矛盾纠纷大调处。组织政法委、法院、信访局、法制办等单位深入乡镇,搭建群众诉求会诊平台。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提升公众安全感和获得感。(作者系蓬溪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作者 淼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