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后一公里」 提升群众满意度

作者
作者

「现在群众最不满意的不是上面没有好政策,而是政策始终在路上,服务一直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这样就容易造成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末梢堵塞。」武胜县金牛镇党委书记屈挺如是说。

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关系到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落地,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改善。对此,武胜县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广场问症」听民声

「利民街有个烧烤摊,烟尘多、噪音大,晚上一直占道经营,附近居民深受其扰。我们想知道:那儿深夜喝酒划拳何时休?」「小河街晚上漆黑一团,走起夜路提心吊胆,几年了为啥一直没人管?」12 月 2 日,在武胜县沿口镇开展的「广场问症」活动中,镇纪委书记何建军刚摆好「摊」,便迎来了数名居民。

广大群众生活在基层,对关乎民生的大事小事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对此,武胜县坚持开门开放搞活动,将「广场问症」作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有效载体,真正找准并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四风」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党员干部被群众当面责问,有的答不出问题,有的答非所问遭遇连环追问,满头大汗、如坐针毡,广大群众看到我们决心而点赞,值!」在龙女镇「广场问症」活动现场,亲自「上阵」的镇党委书记任钦光坦言,这样虽然可能会让个别党员干部觉得伤了自尊、丢了脸面,但却能面对面收集问题线索、心贴心倾听群众声音,从而有效拆除党群干群之间的「隔离墙」。

「三联五有」解民忧

「我担心给我办事的工作人员故意吃拿卡要,所以还给了他 1000 元辛苦费。」这句话并不是群众上访时说的,而是飞龙镇基层监督员廖超琼在一次走访中与村民刘某闲谈间无意中听到的。

据廖超琼介绍,当时刘某要新修住房,由于手续较多、办起很烦,于是他便想直接拿点钱,请负责办理相关手续的工作人员帮他办,也免得耽搁自己外出务工挣钱。当时那个工作人员也曾多次拒绝,但最终还是没耐住刘某软磨硬泡。虽说群众没有上访,可收受「辛苦费」却是事实,廖超琼立即将这个情况报告给镇纪委。后来,工作人员被责令如数退还「辛苦费」,同时受到相应行政处分。

武胜县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 3 月,广安市纪检监察系统正式启动「三联五有」(「三联」即联系一个乡镇纪委、一个乡镇基层单位、一名信访人「;五有」即有队伍、有阵地、有经费、有任务、有考核)活动,旨在加强基层纪检监督力量。廖超琼正是武胜县纪委监委以「三联五有」活动为契机,整合村级纪检力量、通过公开招聘充实的基层监督监督员之一。

「现在好了,在家摆摆龙门阵就可以反映问题,根本就不用担心去哪儿反映才好,更不用担心得罪人。」刘某接过「失而复得」的钱,下巴花白的胡须笑得一翘一翘的。

「三项建设」暖民心

「为何值班情况『人表不符』,请问是换班了,还是值班人员离岗了?」国庆假期间,武胜县纪委监委在白坪乡暗访夜班值守情况时,暗访组向值班人员田学良质疑道。后经认真核查,值班表上最初安排的工作人员由于亲人突然生病住院,经乡上值班领导杜文同意后,当天与同事换了班。

「虽然这只是虚惊一场,但也给我敲了一记警钟!」说到被纪委「逮到」一事,田学良至今仍心有余悸。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武胜县通过多种方式对「懒散拖」等问题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只挂号不看病」、搞「体外循环」,群众办事「多头找」「往返跑」等问题。

乡村是「最后一公里」第一环,除了干部作风建设,武胜县还不断强化乡村建设,从制度上强化「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

在乡村法治建设方面,该县落实村(社区)法律顾问职责。今年以来,村(社区)法律顾问协助村(社区)处理法律问题 28 件,参与矛盾纠纷调解 40 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 1800 余人次。

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该县则坚持以建设美、经营美和传承美为重点,广泛开展美镇、美村、美院、美居「四美创建」活动,切实把乡风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同时,大力开展乡村示范院落、示范户创建,现已在万隆镇阳河村推行「道德银行」、飞龙镇梅托村推行「集赞宝积分」、礼安镇推行「1+N」等工作模式,切实处理好「富口袋」和「富脑袋」的问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党员干部裤脚上有多少泥巴,对群众的感情就有多么深厚。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为群众办实事,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只有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用心、用情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武胜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作者系中共武胜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作者 郑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