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强迫症


做公关的朋友,平时和蔼可亲,相处时随和,有次聊起做活动时的经验,他说:「我对团队的要求是,在活动和会议开始前半小时,都要站着,不准去洗手间,视线 360 度扫射观察全场,随时保证快速反应。」我被吓了一跳,问道:「您这是培养国家领导人的保镖啊。公关活动开始时坐着,其实并不影响什么,有事马上起立,顶多有二三秒的延误而已。」朋友不以为然,回去后一切照旧。
职场上,具有强迫症特点的人,大多具有「我是专业人士,凡事要做到尽善尽美」之类的心理暗示。当身体切换进入工作模式后,为了高水平地完成任务,内心极度恐惧失败,拿着标尺衡量每一步的距离,时间久了,自然形成某种特定的职业习惯,甚至可以说是,信仰。
HR 部门的同事,有次和我说,她特别喜欢半夜整理有关员工培训的思路,做好 PPT 和文档,赶在天亮前用邮件发送给大家。自己也知道不好,然而没法克制。
最近,朋友和女老板为公司庆典的各个环节,在办公室里争执了近两个小时。女老板的要求极其细致,部分想法,未能得到朋友的赞同,便开始竭嘶底里地发火。朋友后来诉苦道:「邀请函信封用青蓝色还是靛青色,有什么太大区别吗?晚宴餐盘里,要放金色珊瑚底座的珍珠装饰,这是什么呀,让酒店去哪里找?」
事实上,森田正马在《超级心理自控术》中,便剖析了工作中带有强迫症的人的危害和特性,比如开会时,不是在记录,就是长时间反复用笔轻点桌面;比如期望得到合作方认同,否则会情绪异常;再比如走到哪里,都会强调「万事皆有精确标准」的理论。
我们有个老板,对数字有超乎寻常的在意。住的酒店房间号码要双数,酒店楼层不能是 8 层和 11 层;他办公室的空调温度,必须调节在 26 度;航班座位号不喜欢的字母不要,数字不合心意的座位必须马上换掉,哪怕改签。他的秘书不堪其扰,我说:「哎呀,这个老板真好弄,他的要求太好满足了,就是数字。以后给他制作个数字木牌盒,每天做任何事前,先请老板翻下牌子,看今天喜欢什么数儿」。
如此看,强迫症患者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你可以选择和他们合作,也可以尝试引导他们走出心理困局。按照《超级心理自控术》的建议,我们要尝试着帮助他们改变。
前阵子,部门要出本人物采访宣传册。下厂印刷前一晚,在机关分管科教文的家人,帮我做最后把关。果不其然,工作中力争完美的他,不一会儿便陷入焦躁「这个词用得不好」,「那张图片位置不佳」,等等。我试图启用森田疗法,帮助他改变。给他放放音乐,和他说部门宣传册不必太在意,小瑕疵很难被注意到。家人起初没反对,没过一会儿就忍不住咆哮:「少废话,瑕疵不分大小,不能容忍!我今天不严格要求你,就是在纵容一个年轻人将来变成一个煳涂的中年人!」
凌晨 3 点,我还被强迫在电脑前改东西,逐字逐句修改报道,一段空格没注意,脑后就会响起炸雷:「你到底怎么回事?」在实践面前,我默默地留下了眼泪,对编辑工作感到深深的无力感。
话说回来,出来混,早晚要还。强迫症人士也有自己的寒冬。
公司面试秘书,部门经理非常看重新人的发展潜力。于是每个应聘者,都会被问有关工作计划的问题。直到有天,内部推荐来了位姑娘。经理中途又照旧问:「能谈谈你的 5 年职业规划么?」姑娘眼睛一翻,说:「5 年规划?这是国家的事情,和我有什么关系?」
那位经理当即呆住,艰难地快速结束面试,再也没敢问后面的人 5 年规划,而是改问:「你对未来工作有什么计划么?」所以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康复前学好语文很重要,至少可以保护自己的信仰。
作者 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