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文物局的博弈

6 月 的一天早上 8 点,和往常一样,四川资中县文物局长李向东早早来到单位,把单位旁边的资中文庙和武庙巡查一遍,每个消防点他都认真查看、记录,「文物安全开不得玩笑」。
平常若有时间,李向东也会绕着资中县城「走」一圈,看看重龙山摩崖造像、寿音阁、新正街民居、宏仁医院旧址、南华宫……资中传承 2000 余年,历史文物众多,仅城区内就存在大量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保就像李向东的孩子,他为之博弈二十余年,只为留住它们消逝的步伐。
文物也得混个级别
「这次修完,后续再好好管护,能保持上百年。」
说这话的时候,李向东站在盐神庙复原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眼里闪着光。这个复原项目,县文物局已经等了十余年,为此付诸的努力汇聚成了时间长河中的星光点点。
资中罗泉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该镇因盐而起,旧时井架林立,商业繁盛,各地商人纷至沓来,让其成为历史上较有名气的产盐基地,位于镇内的盐神庙始建于清同治时期,是全国唯一供奉盐神的庙宇,见证了罗泉盐业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百年沉浮,盐神庙几遭风雨侵蚀,当地供销社、老年协会、敬老院都曾是它的主人,使用过程中,加剧了庙宇的破损情况。每每见此,罗泉镇文化站站长肖映贵都心痛不已,多次向资中县文物局、罗泉镇政府申请资金进行维修。
但补贴资金有限,只能进行局部维修。有时庙宇部分零件破损,肖映贵只得自掏腰包,甚至自己动手修补,「我们太渴望一次全面的复原维修了,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全县仅不可移动文物就达 634 处,县级以上文物 84 处。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才能不厚此薄彼?
「说到底,都是钱闹的。要是有钱,我想让每个文保都焕发新的生机。」
深入挖掘每个文物单位的历史价值,让它们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乃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向东认为,这是保护文物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级别越高,意味着能享受到的补助资金越多。」
2013 年 5 月,盐神庙荣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家文物局进行全额补助。公布结果当天,李向东和肖映贵就开始准备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复原修建。去年,921 万复原修建资金到位,雄奇瑰丽的盐神庙将重现大众视野。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毕竟稀少,资中全县仅有两处,更多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级甚至一些未上级的文物点,这类文物的保护就更显艰难。
「地级市每年可以向省文物局报送三个省保维修项目,资中是扩权县,每年可以直接报送一个,但全县省保有 20 个,一年修一个,要 20 年。」且省级补助在预算金额的 80% 以内,有时报 100 万,批下来有可能只有 30 万。
更别说由市、县等各级地方政府履职保护的文物了,由文物局向地方政府申请资金,面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的文物保护,抉择之中,总有高下。
只能修修补补又一年,李向东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最想每个点位配条狗
资中作为农业大县,面对 78027 名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另一方面,资中正在冲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济和文物,孰轻孰重,根据前车之鉴,李向东本以为县委县政府会选前者。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资中提出「旧城换新貌」政策,全城进行旧城改造,承载着李向东儿时记忆的晚清阁楼、小巷全部被拆除,拥有戏楼和天井的七进院落,有名的八大当均湮灭在这一场「创新」中。「为了保护文物,在拆书院和汇川银行旧址的时候,老所长带着我们去阻工,上面拆房子,我们就在下面站着。」以生命安全为代价的阻工,依然换不来强拆的停止,李向东等人被强制拉出,眼睁睁地看着护了多年的古建筑在巨型机械下轰然倒塌。
「太可惜了。」时至今日,李向东想起来仍觉得心痛。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的政策措施,资中用实际行动表明选择了后者。2017 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宏仁医院旧址旁,要建设一座现代化大楼,因部分建筑规划在了宏仁医院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大楼无条件撤离了 15 米。
资中的规建部门也形成了一种默契,在涉及古建筑等文物单位的项目时,都先让文物部门把关,核实是否触及文物保护红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资中县文物局作为文物保护的守护者,人员构成和专业技术方面仍然存在缺憾。局里一共 16 名在编职工,由教师、退伍军人、原体育技术学校毕业分配生和乡镇工作人员等构成,李向东学的是供销专业,1995 年方调入当时的文管所。全单位无一人是科班出身,都是半路出家。
「全市都只有两名学考古的专家,资中更是一个都没有。」专业人才稀缺,而对古墓葬断代以及重要文物的评估,都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在县人大、政协以及上级领导调研或检查工作时,李向东都会建言招纳专业人才。
2010 年,单位空出两个编制,李向东准备吸纳两名历史、考古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此还专门去学习了如何招考。结果却在不久后接到人事部门的通知,两个岗位人选已定。
「时间长了,工作自然就熟悉了,懂却不精。」专业技能的匮乏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资中县文物局现有人员的技术只能开展基本工作,若有重大发现,只能依靠省上的专家。今年,文保股股长 8 月底即将退休,李向东又准备和领导争取,希望能吸纳进一名专业人才。
还有设备设施,资中在野外的文物多达近两百处,分布全县,保护起来颇费工夫。2007 年,省保御河沟摩崖造像就曾遭人盗窃,幸好李向东及时带人将窃贼抓获,才幸免于难。文物保护讲究「人防、技防、狗防」,李向东称自己的梦想就是在各个重要的野外文物点都安装上监控,建个看护站,再配上一条狗。
让文物活起来
自从故宫文创走红以来,各省、市博物馆纷纷效仿,让文物活起来成为一种新浪潮。近年来,省文物局提出重视文物的合理利用,进行文旅融合,让李向东转变了思路。
资中的文物单位保护均靠各级财政投入,几乎没有任何产出,然而不可移动文物一年年的老化,每年都需要一定的维修经费,只出不进,财政压力大,也不利于后续的文物保护。「资中文庙和武庙就不一样,作为国保,申请了国家资金进行精修,然后立即融入旅游中,让它发挥价值。」
2017 年开始,资中文庙每年都举行春秋祭孔活动,作为资中国学文化旅游周的活动之一,吸纳了不少游客前去观礼,是资中文旅融合的典范,有未曾参与的群众还专门联系李向东,希望活动继续办下去。「通过收取企业冠名费的形式,实现了活动收支平衡。」李向东踌躇满志,觉得只待提升影响力,收益会更高。目前,李向东正在与资中县一家国资公司洽谈,以文庙为试点,探索「由企业开发利用,文物局监管」的新模式,其中,文物局不沾任何资金,收益全归企业,但企业每年必须拿出经费用作文物保护。
李向东介绍,2018 年资中全年接待游客 975.19 万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长 11.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60.67 亿元,同比增长 27%。?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各个文物单位厚重的历史底蕴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一环。
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并不是一正一反两个命题。「我们要往两者融合上去探索。」抢修本就处在旅游线路上,具有代表性、有特殊价值、适合开发的文物单位,对其余的文物进行抢险加固,待实现创收再反哺其他文物。李向东认为,这是目前较为可行的一种方式,但同时,也要看到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去年,资中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寿音阁和王家祠都出现严重垮塌,亟待修复。二者历史价值各有千秋,若论危急程度,李向东觉得寿音阁更甚,但王家祠如果能进行复原维修,对铁佛镇柏龙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相比而言,并不好说哪个更适合申报。
如何选择,一度让李向东头疼不已。「所以,今年我们两个点都报了。」这一次把难题「甩锅」给了上级部门,但未来又要如何选择,依然悬而未决。
2018 年,内江市决定到 2020 年将资中境内的罗泉古镇打造成国际旅游小镇和全国闻名的 4A 级景区,从而开展大规模的投资开发,先期计划投资 5.5 个亿,对罗泉古镇进行修缮、改造,加盖各类配套设施。
6 月 5 日的罗泉古镇,现场施工火热,古镇尚未正式开放,一些来自成都、重庆等地的旅行团依然前来游玩。
「只要打造出来了,人气有了,创收就不成问题了。」肖映贵调侃道,在他未退休之际,希望能见证罗泉古镇的再次兴盛。
作者 许秀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