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前掌门人炮轰的台湾「监察院」


作 为台湾五院之一的「监察院」,原本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最近却因为刚刚卸任的前「院长」王建煊一再地对它进行炮轰,成了媒体的焦点。为什么「监察院」会被自己的前「掌门人」攻击?
被「院长」炮轰
王建煊,安徽合肥人。台湾当局前「财政部长」、「立法委员」、新党领导人,2008 年接受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提名担任「监察院」院长。任职「财政部长」期间,敢于与不法财团对抗,最后被迫下台,因此获得一个绰号叫做「小钢炮」,在被提名为「监察院长」时,他就表示不会看任何人脸色,要秉公办案。
据台湾媒体报道,王建煊近段时间以来对「监察院」连环炮击,揭露「监察委员」不务正业、收受贿赂、政治办案等恶行,称「监察院」应该关门大吉,这样对台湾当局、对台湾民众都有好处。今年 5 月,即将卸任的王建煊接受专访时又表示,「监察院」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益。「监察权」是有它的效果,但是弊大于利。如今,要通过「修宪」改变「监察权」太困难,但可以比照陈水扁任内,提名「监委」后,「立法院」却不通过,「监察权」就无法运作。
甚至在马英九办公室月会上,王建煊再开炮:「台湾三大害:媒体、『立法院』、『监察院』」。王建煊唿吁台当局政务人员,不要因为其中一害一讲话,就随随便便讲辞职。「媒体、烂掉的媒体、帮凶的记者;『立法院』除了不会生儿子以外,什么事都会做,什么话都讲得出来;『监察院』也一样。」
王建煊在 7 月 27 日于去职前与媒体举行茶叙,还揭露了「监察院」的黑幕。王建煊指出,有的「监察委员」是某些人的家臣、家奴、桩脚,后台有选票力量支撑,当局领导人及执政党也不敢得罪,如果不提名他们当选,就「会很麻烦」。王建煊表示,若有人得罪「监委」,「监委」可在媒体找到一个小事件放大,自行调查,被调查的人、首长要接受约询,要提供无止尽的资料;「监委」巡察,机关要预演;「监委」巡访,架式与台湾地区领导人差不了多少。
王建煊甚至在第 5 届「监察院」相关人事交接典礼上发言时依旧表示,应该废掉「监察院」,说过去很多「监察委员」没达到伸张公平正义境界,「有的多一点,有的根本就没有,有的是负的」,才有人称「监察院」为「残害忠良院」。所以应该废掉「监察院」,另在「审计部」下设 3 名「监察使」,任期 3 年,轮流担任「首席监察使」。
他在离开「监察院」前,发送亲笔信函给「监察院」的员工,谢谢员工 6 年来的照顾,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台湾能够进步,「监察院」更能伸张公平正义。
面临存废争议
那么,在台湾地区的政治体制中,「监察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它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会被自己曾经的最高长官所攻击?
台湾地区的「监察院」,是依照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设置的最高监察机关。「监察院」的设置取法于中国古代的「御史制度」,其监督功能类似西方国家国会,但又与西方国家的国会不尽相同。其职权包括:「同意权、调查权、纠正权、纠举权、弹劾权,审计权和法律提案权」。
经过一个世纪的实际运行,特别是在台湾地区的政治实践,目前「监察院」行使的弹劾权、纠举权及审计权都可以由其他机构承担:弹劾权已由「立法院」及全民公投机制承担,纠举权由「立委」及「司法院」承担,审计权可独立置于「行政院」之下。故岛内早有学者建议废除「监察院」建制,同时废除「考试院」建制(因「行政院」下已有管理公务员的机构),通过修宪实现三权分立,裁汰不必要的官署。这就是「监察院」被攻击的制度原因。
「监察院」近年来究竟干了些什么事,还是根本就没干事?今天的「监察院」是否真的如王建煊所说,要被取消吗?
面对王建煊的一再炮轰,台湾 19 名「监察委员」8 月 15 日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对「王建煊近日诸多不当言论,严词谴责」。张博雅在回应废除「监察院」的意见时,说「如果卫兵打瞌睡,难道就要把卫兵制度废除吗?」
王建煊面对质疑,态度也有所软化,他表示,他知道「监察法」状况,又无力改革,只能把问题丢出来,让大家好好谈。他说,「社会以为官愈大愈有办法」,实际上「院长」不能干涉办案,主要是在行政方面。希望「立法院」能好好为台湾着想,提出「修宪」案,透过专家学者,一起讨论监察制度何去何从;若不「修宪」,维持目前现状,「监察院」不仅不能伸张公义,还会成为不公不义的地方。
作者 王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