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中央批评过的人事

中央批评的人与事更加精细、具体、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也就更强,避免了用宽泛的表述「大而化之」,导致最后「不了了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届中央领导班子的风格。
「带病提拔」的人看似要过很多关,其实只要过了一关,其它任何关都不在话下——那就是一把手这关。
3 月 25 日,第七巡视组进驻海南,中央第三轮巡视开始。有媒体分析称,「用人问题」或将成此轮巡视重点。
在此之前 10 天,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总结此前两轮巡视时说,「有的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问题突出,一些党组织对反腐败斗争形势认识不到位」,要求第三轮巡视「瞪大眼睛发现问题,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前两轮巡视确实发现了不少用人方面的问题。
第七巡视组组长项宗西,是第二轮巡视中第四巡视组组长。今年全国「两会」时,他就介绍称第二轮 10 个巡视组全部查出用人的问题,「职数是多少?不能超职数、不能超编制、不能随便越级提拔。这些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是我在巡视中发现,就是没有认真执行。」
2 月,中央纪委还罕见地公布了第一轮巡视 10 个巡视点的整改报告,6 万多字的 10 份报告中,近四分之一的篇幅与选人用人问题纠正有关。
「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其他形式腐败的催化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向廉政了望记者表示,反腐之根在于用人制度,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干部任用制度的关键时期,这也是推进反腐的重要领域。
用人需要思变。1 月「仲祖文」在「人民日报」发文称「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实践探索,以更大决心研究破解组织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
循此思路,这一年多以来,中央在人事上批评的人与事,值得梳理。
批评了哪些问题?
买官卖官虽然是干部人事上的「老问题」,但近年来依然有衡阳贿选这样的典型案件,被中央严厉批评。
2013 年底,湖南衡阳人大贿选案曝光,涉及 56 名湖南省人大代表、518 名衡阳市人大代表和 68 名大会工作人员,被称为建国以来最大、涉及党政官员和人大代表最多的一起选举弊案。
如此严重的买官卖官引发中央高层的震怒。在中央纪委十八届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较大篇幅讲到该案,并将其与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联系起来,追问「衡阳的共产党员到哪儿去了?」。当时,他连声追问六个「到哪儿去了?」。
3 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报告中也重申,代表选举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湖南省衡阳市发生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纪违法案件,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给我们以深刻警示。
这一年,中央批评的人事问题还有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
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湖北时,就发现武汉市委宣传部原部长离任前违规突击提拔 19 名干部。此外,巡视组还点名批评重庆、江西、中国出版集团等 5 家单位存在一把手用人监管不严的问题。
而第二轮巡视的三峡集团,被指裙带关系严重。此前,媒体报道称,部分有一定背景的集团亲友都参与到工程建设过程中来,即便不具备工程建设方面的亲友,也能凭借关系拿到项目,再分包出去。
干部职数超编是另一个被重点提出批评的问题。
中央各巡视组反馈显示,中储粮、江西、重庆、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均存在干部职数超编的问题。其中,内蒙古「全区 12 个盟、市设有 30 多个巡视员、63 个副巡视员,区发改委班子成员多达 17 人,一些旗县设有不少处科级非领导职务的问题」。
中组部的通报也尤为关注这方面问题,将山西中阳县职数配备干部案作为典型。2013 年,中阳县公安局在已经超配 1 名副局长和 1 名副政委的情况下,又任命了 6 名副职。被查处后,8 人全部被免职或被撤销任职决定。
被舆论广为诟病的「一刀切」现象,也引起了中组部的重视。这首先是年龄的「一刀切」。
干部年龄是组织部门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一项重要参考标准,但巡视组却发现多地在领导干部任用过程中,对各年龄段干部使用存在误区,导致年轻干部任用不合理、超龄未退等问题纷纷暴露。
这其中,又以重庆问题最为突出。根据中央第五巡视组的反馈报告,重庆曾规定干部的任职和提拔年龄界限,不仅存在干部使用过程中限龄「改非」一刀切,少数国企领导人员到龄未退休等情况,同时还陷入了「区县团委书记、副书记提名年限偏低,少数地方擅自设定提拔年龄上限」和「年轻干部选拔力度不够」两种现象同时叠加的怪圈之中。
此外,还有选拔方式的「一刀切」,比如「凡提必竞」。
竞争性选拔干部因变「伯乐选马」为「阳光赛马」,在各地大力推广使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扭转了用人制度的不正之风,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一把手在用人上的权力,放大了群众的「话语权」。
但去年中央巡视组在首轮巡视中,却发现竞争性选拔干部在操作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重庆市曾将「竞争上岗」作为内设机构选拔干部的唯一方式;湖北省多地也曾大规模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如黄冈市曾在 2010 年 ~2011 年 2 年内,竞争性选拔了 2000 多名党政干部,选人用人上表现出「凡提必竞」的政策导向。
「公选没有错,但『凡提必竞』就走向了极端,中央批评的是走偏了的公选。」相关专家分析称。
批评的后果,多地开始整改
来自中央尤其是领导人的批评,给地方带来不小的压力,并纷纷出台相应措施。
2014 年的湖南省「两会」上,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期间主动报名来衡阳团参与审议。他旁听的两个半小时中,关于破坏选举案的话题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
衡阳市委书记李亿龙于贿选案爆发之后的 2013 年 3 月,接替童名谦出任衡阳市委书记,可谓「救火队长」。「去年派我去衡阳前,(省委)书记嘱咐我,衡阳捅的娄子很大,你是临危受命,要把舆论控制好,把社会稳定好。」
衡阳市委党校是贿选案调查办案点之一,该校一名教授告诉记者,截至 3 月底,调查仍在继续,众多涉案人员仍被集中在该校。
湖南的压力不单单来自这方面。在中央巡视组发现的一系列用人问题上,有舆论称,「湖南省干部选拔任用问题更为突出」。
2 月 24 日上午,中央第十巡视组组长陈际瓦在向湖南反馈意见时称,「对一些干部使用把关不严,干部任用工作领导打招唿、拉票跑要之风较为突出,机构改革滞后,干部超编超配问题严重」。
在巡视组反馈上述意见的前一天,新华网发布消息称,湖南省直部门 72 名省管厅级领导干部长期调动工作不转工资关系得到清理纠正,清理规范厅级干部违规在社会组织兼职 976 人,清理机关违规长期借调人员 1100 多人。
湖南的巡视整改报告还未出来,更多的变化还有待观察。但在第一轮巡视点的整改报告中可以看出,各地都在审慎应对。
例如,对于「凡提必竞」。重庆市、湖北省以及水利部的整改报告都提到,干部选拔中,将不搞「凡提必竞」,不再硬性规定竞争性选拔比例,严格限制「考试专业户」和「火箭提拔」。选拔标准则杜绝「唯分取人」,强调干什么考什么,更注重考察德才、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
对于如何监管一把手,根据巡视组的意见,湖北对有关负责人和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重庆目前也已研究制定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企业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激励监督。
各地方也开始行动起来,清理干部职数超编问题。初步统计,去年起甘肃、湖南、沈阳等地已启动超职数配备干部专项清理。湖南、甘肃分别制定了 2014 年底或 2015 年底清理完毕的时间表。
「问题清单」更精细化、更具体
不管是中组部通报的侧重点,还是中央巡视组发现的「问题清单」,这一年来,中央批评、关注的人事问题,更为精细化、更有针对性,其对所发现问题的表述也更为详尽。
除了上述重点关注的数方面问题之外,中央第二轮巡视指出部分巡视点的「干部任用工作领导打招唿、拉票跑要之风」、「一些领导干部以收受红包形式受贿」、「『裸官』问题突出」等问题,均是「问题清单」趋于精细化的表现。
竹立家指出,「问题清单」越精细,就越有利于相关部门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就越有利于人民群众对问题的理解和整改的监督。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届中央领导班子的风格。国家要出台一个措施,一定是具体化和精细化的,比如在作风整改过程中要求『严禁公款买年历』,这些很具体的措施让巡视工作的可操作性更强,避免了用宽泛的表述『大而化之』,导致规定最后『不了了之』。」竹立家说。
「这也许可以进一步解读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解决干部人事问题思路的转变——集中整治更具体、反映更为强烈的问题。就像中组部说的,『对这些问题,要以钉钉子精神,以改革的办法,逐项研究、逐个破解』。」相关专家称,这有点类似「『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反腐思路」。
上述专家分析称,比如干部职数超编,此前虽然也有提及,但是认为不是大问题,或者不是问题的重点,但中央第二轮巡视中,这被作为一个重点问题被提出后,「今年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专项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等问题。」中组部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称。
作者 徐浩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