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护航碧波生机

作者
作者

10 月 31 日晚,一艘执法船从资阳市雁江区海事码头驶入沱江,红蓝相间的警灯在江面上闪烁,点亮了夜色一隅。船上,是雁江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陈家强和雁江区纪委监委派驻该局的纪检组组长胡宏等人。摸黑出行,是为了检查是否还存在非法捕捞现象。

由于水域污染、长期滥捕滥捞等原因,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级别。2019 年 1 月,多部委联合出台《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 2020 年底之前,完成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水域的渔民退捕,暂行十年禁捕。而紧依沱江的雁江区,正是全国 147 个禁捕退捕重点县之一。

「雁江区涉及退捕任务的河流为长江一级支流沱江,和沱江一级支流阳化河,全长约 120.9 公里。共涉及渔船 322 艘,渔民 627 人。」水产渔政中心负责人龙跃进介绍道。

十年禁渔,是保护长江水生态的百年大计,牵涉到大量人、大量资金。有监督才有善治,要让这一决策落地落实,纪律保障不可或缺。

「对退捕渔民的补偿和安置事关决策成败、事关社会稳定,雁江区纪委监委搭建『纪检监察室 + 派驻纪检监察组 + 行业主管部门』的立体监督网,制定监督事项清单 8 项 40 条,紧盯渔民身份识别、退捕协议签订、资产评估处置、补偿资金发放等环节,确保补偿数额有据可查,补偿对象公开透明。」胡宏说。雁江区目前已拨付的渔船补偿费用、退捕渔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医疗保险补贴等总计 2329.3 万元。下一步,雁江区纪委监委还将督促禁捕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障工作及时推进。

渔船补偿让渔民「退得出」,各类保险让渔民「稳得住」,转产就业让渔民「富得起」。雁江区纪委监委通过靠前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持续监督,使得「禁渔令」政令通畅、平稳执行。


作者 毛冬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