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国企高管腐败

作者
作者

拍案惊奇

● 带狗上班

日前有网帖反映,陕西安康市汉滨区水利局水保站王姓女站长经常带着一条大黑狗上班。王某解释称,是孩子从外地回家把狗带出去玩,不小心跑进办公室的。知情人却表示:「那狗对门熟得很,当时有工作人员到站长办公室送材料,门一开狗自己就进去了,像进自己的家一样。工作人员还叫得上狗的名字『黑子』。」该局政办股闵主任称,局里已对当事人进行了诫勉谈话,责令其深刻检讨。

◎ 夏末点评:训练一下,「黑子」还可以在各房间传送文件嘛!

● 最「短命」的驾照

近日,杭州男子杨某庆祝驾照通过,喝得大醉,又驾着一辆早已报废的摩托车乱闯。被交警拦下后,他随即四处打电话托人找关系。不过,酒驾 + 准驾不符(小车驾照开摩托车)+ 驾驶报废车辆,这么几项加起来,处罚是:扣 12 分 + 扣 12 分 + 吊销驾照!这离他考过驾照仅 4 小时。

◎ 夏末点评:得到很难,失去容易。

本版漫画/高翔

● 骂抓小偷

浙江乐清市一小偷尾随阮女士准备扒窃,被发现后拔腿就跑。阮女士于是对着小偷的背影骂了几句撒撒气,没想到小偷觉得她的辱骂难听,返回展开对骂,引来群众围观,小偷也被送进派出所。

◎ 夏末点评:一是技术粗糙,二不穷凶极恶,三不愿受辱,非专业也。

● 投诉「假肚皮」

北京饱尝地铁拥挤之苦的张女士,为乘坐地铁时有座,网购「硅胶肚皮」装孕妇。佩戴上第一天,「假肚皮」就脱落露馅,张女士以 质量问题向工商投诉。工商局认为该行为不属于「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并未予受理张女士投诉。

◎ 夏末点评:小事件折射大社会,可拍 30 集连续剧。

● 豪车的「份儿」

南京高淳区商务局副局长魏某乘坐的公车是奥迪 A6L,排量 3.0 升,售价 60 多万元,严重超标。魏某却表示自己同时还兼任水产市场的董事长,水产市场是国企,「我到外地开会,谈事情,弄辆破车形象不好」。江苏省纪委指出,魏某没资格配备公车,他到国企兼职也是违规行为。

◎ 暮云点评:车很「资格」,人不够格。

● 办公电话变网店热线

深圳罗湖区劳动局工作人员林曼佳自己开网店,竟将办公室电话当作自己网店电话公布,引发顾客打电话到罗湖劳动局找掌柜,这一现象已维持 3 年多,罗湖区人力资源局现已对此事进行调查。

◎ 水风点评:掌柜,老板喊你回家了。

● 写保证书娶情妇

2 月 25 日,有网友称,江西省莲花县文广局纪检书记李小平给情妇写离婚承诺书和宣誓书,并按有手印:「菩萨,今生我李小平发誓一定要娶贺 XX 为妻。」目前事件已得到证实,莲花县纪委对李小平作出停职检查决定。

◎ 夏末点评:净地不容诳语丑事。

一颗陨石引发的故事

陨石,起源于外太空,撞击到地球表面后残存的天然物体。它的降落,给地球带来灾难的同时,被更多人认为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它的不定期造访,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人们同时也在陨石上添加着有关科技、宗教、商业甚至生活方式的色彩,折射出关于人类生活的种种光芒。

图看天下

1.当地时间 2013 年 2 月 15 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遭遇陨石雨「袭击」,受伤人员已达 1200 人。

2.2012 年 1 月 12 日,南极洲,韩国科考人员李久吉在维多利亚地蓝色冰层收集的陨石。这是韩国历史上第一次独立收集陨石。

3.在圣城麦加,克尔白卡巴圣殿墙上镶有一块黑石,相传当年穆罕默德曾亲吻过它。每年朝觐者经过时,都争先与之亲吻或举双手以示敬意。这块黑石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块陨石。

4.或许,陨石价值的昂贵远超钻石,是近年来人们热衷于追求挖寻它的源动力之一。图为在成都展出的博润汉姆的橄榄石铁陨石碎片。

「非遗」本就最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它包括了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很多都就在我们生活中。发掘它、传承它、保护它不但体现着现代人类对于自己祖先的尊重,也更体现着对于我们自己历史的善待。

2.成都洛带古镇的吴春蓉、巫德军选用客家传统婚礼仪式结婚。婚礼队伍由 40 人的舞龙队、40 人的腰鼓队、20 多人的送亲队构成,成为当天古镇的最大喜事。

3.2013 年成都大庙会上,威远非物质文化遗产「牛儿灯」为市民献上节日盛宴。

4.和少林武术一样,四川的青城武术也有独特魅力。

1.「踩桥」,是 2009 年公布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图为数万群众在绵阳市安县雎水镇太平桥踩桥表演民俗活动,祈求着来年的吉祥平安、风调雨顺。

云南省红河自治州宣传部部长伍皓提出微改革的话题,即针对现实中大家都司空见惯却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它要求从细节、细微出发,通过微小领域的改革,解决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问题。

然而,不少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微改革不能替代宏观改革,改革与否、改革的成败,只取决于有没有顶层设计层面的制度改革。

制度改革面对的是历史沉积下来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改革难度都非同一般,也是通常所说的深水区、硬骨头。对于它们,唯有当断则断,才会有所收效。假如以不激进、不冒进、不急于求成为由,有可能不是警示了激进,而是延缓了改革。

另一方面,民间对制度改革的唿唤,时常带有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寄望。可客观地看,任何改革都需要经历一段过渡期,难以在短时间达到最佳效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容易让权力系统所作的改革努力,得不到民间的积极回应,局部微改革受「冷遇」即为一例。

本质上,微改革和制度改革没有孰重孰轻可言,只要是动真格的改革,就是在解决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中国大地的改革,既有顶层设计意义的「抓大」,也不乏地方探索性的「放小」,并没有严格区分是小改革好,还是大改革好。出现改革方式上的分歧,其实指向了改革不到位的问题。

一些地方,微改革的探索、尝试不少,但也有很多是停留在解决鸡毛蒜皮的小问题,没有看到牵制改革的深层问题,使得改革常有,问题却周而复始。一些制度改革,往往还是在原有框架上做文章,部门拆分重组、法律规章叠床架屋,表面上变化大,实则无所建树,改来改去又走回老路。这样的改革都算不上真改革。

真正的改革,必须紧抓权力问题的总线。无论是微改革,还是制度改革,都应该是真改革。(据《长江日报》,文/付小为)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