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题」整治模式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念于心、反复强调要做好的大事。但基层民生项目、专项整治内容泛化,切入点没有贴近群众诉求;整治责任落实缺位、越位、错位,工作合力尚未形成;开展整治闭门造车,群众参与度不高、获得感不强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严重影响群众满意度。为解决这些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资阳市雁江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创新「群众出题、联动解题、干群评题」的民生问题解决模式,「点题」整治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性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取得良好效果。
坚持理念革新「出题」,靶向发力精准施策
群众期盼处,就是专项整治的发力点。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必须要突出群众主体、站位群众视角,把群众「忧心的事」当作始终「牵挂的事」,才能掌握情况、校准方向。
调研式监督摸清家底。坚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紧盯乡村振兴、简易审批村庄、财经纪律等重点领域,结合信访举报量常年居高不下的行业领域和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集中反映的问题,深入调研「一医一教、一老一小」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找准整治切入点、发力点。
三色法管理筛选问题。把握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群众「急难愁盼」的特点,探索实行问题「三色管理」,事关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区委发展大局的定为红色,纳入整治项目初选清单;已开展专项治理但仍有问题反映的定为黄色,由主管部门「回头看」;能立即解决的为绿色,及时办理、迅速推进。
票决制决策人民作主。深入践行人民民主理念,将项目初选清单提交纪委全会,纪委委员和党风政风监督员结合日常掌握和群众反映情况,综合评估「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票决差额选出整治项目,既行使代表权力,又提升整治的针对性、有效性。
坚持格局重构「解题」,贯通力量压责纠偏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不是纪委监委「一家之事」,需要贯通协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监管责任,这既是各部门职责所在,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具体体现。
多方合力共同抓。专责监督引领。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督促教育、民政等部门对照目标任务明确措施、进度,通过不定期召开推进会,实施「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模式,采取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纪委书记谈话、约谈提醒等方式,在工作落实、问题整改、案件查办上形成监督闭环,督促主责单位履职尽责。
融入全局一体抓。将「点题」整治内容作为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共同重点任务,在年初工作要点中明确细化。建立牵头部门统筹协调、配合部门积极跟进的协作机制,健全单月报告、双月调度、季度通报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共同会商阶段重点。通过强化舆论宣传形成声势、牵头评价配合形成共振,集中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切实推动转作风、促行风。
贯通力量聚力抓。聚焦激活人大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等外部监督力量,以「民声直通车」「资观监督」「人大代表话整治」为载体,建立「每月一题」会商价机制,集中把脉会诊堵点难点痛点,有效拓展同题共答综合效果。
坚持结果导向「评题」,推动整治走深走实
群众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及着力点,必须把群众「是否知晓、是否参与、是否认同、是否满意」作为重要标准,健全完善评价机制,将民情、民意真正吸纳到各项考核评价中,才能推动责任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提升。
全程公开评。坚持边整治、边评价、边反馈,督促主责部门公布「目标清单」「推进清单」「成果清单」,通过「纪委监委在身边·阳光问廉坝坝会」、区民意调查中心电话测评等方式,调查了解群众对专项整治的知晓度、认可度和满意度,实现边整治、边问效、边改进的动态管控。
双责同述评。把部门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贯通起来,在纪委全会上增设「双责同述」环节,纪委委员和党风政风监督员围绕「治理举措实不实、成效显不显、群众满不满意」三方面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测评满意和基本满意的结题销账,不满意的继续整治,以结果倒逼整治提质增效。
2022 年以来,雁江区已「点题」整治项目 10 个,推动办结安置房改签、房屋产权办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问题 432 个,查处相关问题 44 件 102 人,规范规章制度 36 项,群众满意率达 98.5%,真正让人民群众的「民声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作者 陈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