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心」办好百姓「烦心事」

「李主任,刚刚国土所通知我去拿不动产证了,我家的不动产证终于办下来了,真是太感谢你了!」近日,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西江口社区老畲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历时 15 个月,在经过房屋继承公证手续和农村宅基地不动产证办理流程后,他们一家的「揪心事」终于解决,尘埃落定。
架起「连心桥」
「十三五」期间,浦口各区属单位对全区低收入户进行帮促。西江口社区是江浦街道区域内经济相对薄弱的社区之一,低收入户相对较多,也是浦口区教育局开展结对帮扶的一个重点社区。大概 2017 年的时候,我和单位同事负责对接联系老畲一家。平日里以及逢年过节,我们都会去他家走访慰问,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几年走访下来,他也把我们当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人。
老畲自幼随外婆在西江口长大,成家后仍与外婆同住,一家人为江浦街道「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外婆于 2016 年去世,享年一百岁,现在家中还有三人。老畲夫妻二人之前做过比较大的手术,现在都不能干重活,他本人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且需要长期服药,儿子刚刚初中毕业,上了一所技校。也许是缘分注定,在之后的「全员大走访 共建新浦口」活动中,单位又安排我对接联系他家。就这样,我又成了他家的常客。
摸清「烦心事」
大约 2022 年 7 月的一天下午,天气炎热,我又如约「光顾」老畲家。
「李主任,有个事麻烦帮我看一看,不知道能不能办。就是我们这儿的邻居都办了不动产证,而我们家却办不了,我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什么街道、社区、派出所的,我都去过了,你看,开了这么多证明,盖了这么多的章,连派出所手写的常住人口登记表都复印来了,可还是办不了……」他边说边从家中拿出了一沓材料,无奈地摇了摇头。
原来,从 2021 年上半年开始,他就开始跑街道、社区、派出所和公证处,为办理不动产证东奔西走,忙乎了一年多,还是没办成。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带着疑问,我把他的材料挨个过了一遍。有街道社区开具的家庭人口情况证明,有派出所提供的涉及他姨妈、姨父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和户籍信息证明,还有涉及他外婆、母亲的户籍注销证明等,看得我有点蒙。
后来听他说,为了改善家庭居住环境,2010 年夫妻二人对住房进行了翻建,尽管当时外婆已经 94 岁高龄,但由于户主是外婆,建设规划许可证就办在了她的名下。前两年社区统一组织办理不动产证,邻居家都办好拿到证了,而他家却因为涉及继承的问题没能办下来。夫妻二人都五十多岁了,而且身体都不太好,如果现在这个证他们不能办下来,以后交到儿子手上恐怕就更没有希望了。因此,给房子办理不动产证便成了夫妻二人的心头大事。
当作「上心事」
那天和我一同前往的同事提醒我,办理房屋继承公证要求非常高,程序也有些复杂,之前她有一个亲戚就没办下来。
考虑到他家的处境,办理不动产证涉及全家的根本利益,况且国家也在重点推进农村自建房不动产登记工作,尽管程序可能很复杂,难度可能很大,我还是下定决心试一试。
为了解事情原委,我先联系了他家所在的小组组长。从组长的介绍中得知,大概两年前,当时社区统一组织办理不动产证,挨家挨户都测量过了,但是他家申请人和许可证持有人不是同一人,当时就没好确权签字。
我又致电不动产登记中心,得到的答复是:他家的房屋属于农村自建房,不动产证办理由所在街道宅基地专班负责。街道宅基地专班是什么部门?在向街道办公室咨询后得知,街道宅基地专班设在街道建管所。
我又马上联系江浦街道建管所。在向他们说明情况后,得到的回复是:尽快办理房屋继承公证,待公证书拿到后,再来联系办理。
我终于弄明白,当务之急是办理房屋继承公证,这也是办理不动产证的一个「关键点」。在厘清办证关键环节后,我们着手开始办理房屋继承公证。
办成「暖心事」
「公证处让我提供一些证明,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材料派出所也无法提供,我也没有办法。」老畲有些苦恼。
为了解具体情况,我带他前往公证处。公证员对材料梳理后发现,办理继承公证还缺三份材料,两份他姨妈与两个子女的关系证明,一份街道建管所出具的房屋现状证明。
三个证明中两个都和他姨妈相关。原来,他外婆育有两个女儿。他是独生子,他姨妈育有一对子女,姨妈姨父都已去世,姨哥姨姐也都六七十岁了。由于年代原因,他姨姐出嫁时,派出所没有登记她的个人身份信息,也就是说,派出所那边无法提供他姨妈和姨姐的关系证明。
我带着他和他姨哥,一同前往姨哥所在的桥林街道林东社区,好在社区的一位负责人和他姨哥原来是一个村子的,对情况比较清楚,在社区证明、签字、盖章环节比较顺利。第二天,社区来电说,材料不全需要补充。我又致电街道分管领导了解情况,他觉得直接在证明上签字不妥,补充些材料更完备,并表示「把好事办好」。他的意见合情合理,毕竟涉及财产问题还是要谨慎一些。隔天我将需要补充的材料送去,后经街道办公室核实,拿到了相关证明。
随后,我和老畲一同前往公证处,将已有材料交给公证处审核。公证员审核材料后,表示还缺一份街道建管所出具的房屋现状证明。我们请公证员现场与街道建管所负责人联系。负责人表示,需要先去街道一楼服务大厅查档,待查完档后再去建管所办理。随即我带上老畲赶往街道服务大厅,查完后又赶往建管所。不巧的是,负责这块工作的人员当时正在参加疫情防控,于是又请建管所领导协调联系。过了几天,终于拿到了房屋现状证明。
所有材料补充完后,我接上老畲和他的姨哥姨姐一同前往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经过笔录、签字等流程后,再把他们送回家。大概过了半个月,老畲又打来电话说:「李主任,公证处通知我,说我的公证书已经办好了,但是需要交公证费,我现在没有什么收入,每天还要吃药。」考虑到他家实际,我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了情况,主要领导当即商请公证处为其减免部分公证费,其本人只需承担少量费用。在协调街道社区为其出具「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低收入户证明后,没过几天,终于拿到了办理不动产证的最关键材料——公证书。
接下来就是办理不动产证。我打电话联系建管所的相关负责人,向其反馈公证书办理情况。由于过了集中测绘期,我便约定时间,接上测绘工作人员前往老畲家测绘。过了一段时间后,意想不到的事又发生了。由于 2010 年建房许可证上的个人信息都是手写的,将外婆的姓写成了「亻儿」,而实际外婆的姓为「倪」,于是协调社区为其出具姓名一致证明。
2023 年 8 月,我被抽调参加区委巡察工作。在巡察组领导的支持下,我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对他家的走访,并持续做好与街道、社区、国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岁月不负有心人,盼望已久的不动产权证书终于到了老畲手里。
民之所望,心之所向。作为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要「纸上学」,更要「事上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当好群众知心人,用心为民办实事。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霍宏光
作者 李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