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村级监督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抓基层打基础,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四川省纪委监委鲜明提出「大抓基层」工作理念,要求着力把群众身边的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质增效、行稳致远。2022 年以来,青川县纪委监委针对村级事务监管「宽松软」难题,致力于找准新点位、释放新动能、展现新作为,整合资源力量,做实村级监督,不断夯实基层纪检「根茎脉络」。
聚力量、提能力、建机制
监督力量「攥指成拳」。按照「群众推、纪委审、党委选」的方式,选优配强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实现县级纪检监察干部动态配备、乡(镇)纪委「两专三兼」、村(社区)「四职合一」、党风政风监督员全覆盖,并定期分析研判和调整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对不能有效履职的 1 名乡(镇)纪委书记、10 名村(社区)纪检干部进行调整。
实战培训「锻骨提能」。以提升履职能力为主线,持续做实县乡联动「全员培训」,采取提级培训、跟班轮训、跟案实训等方式,分层分类组织开展监督执纪、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实务培训,补齐能力短板,提升业务水平。2022 年以来,组织开展县、乡、村三级纪检干部培训 800 余人次,开展全覆盖能力测试 4 次。
建章立制「照单监督」。出台《进一步加强村级监督方案》,明确方法路径,定期分析调度,压实乡镇党委、纪委责任。研究制定《党风政风监督员履职手册》《村级监督履职手册》,从监督事项、重点环节、工作流程等方面,细化履职清单和工作任务,通过日常监督、收集意见、定期报告、问责处理等 4 种方式,推动村级纪检监察组织依单履职、照单监督。
「面」覆盖、「线」带动、「点」突破
「面」上发力。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重点工作联动协作机制,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专项监督工作专班,通过现场督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摸排基层党员干部在兑现惠民补贴、赈灾救济、低保社保等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排查项目 1331 个,督促整改问题 262 个。
「线」上着手。把道路交通、水利工程等民生项目作为村级监督「主线」,实行完工项目查质量、在建项目查进度、延期项目查原因「三查」方法,深挖严查暗箱操作、围标串标、建筑材料以次充好、项目验收「打和牌」等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先后组织开展监督检查 2 轮次,处理 57 人。
「点」上破题。结合「面上清、线上筛」情况,认真分类梳理,深入分析研判,针对工程项目建设、民生资金兑付、农村「三资」管理等领域,选取 6 个乡(镇)、10 个村(社区)开展提级监督。对 1 个乡镇开展「巡回驻点」监督,解剖麻雀,立案 2 件 2 人,做到找准靶心、瞅准要害、精准施治。
解民忧、惩腐败、管权力
主动下访「解民忧」。组建「乡镇纪委 + 村级纪检员 + 党风政风监督员」督查小组,利用「阳光问廉」坝坝会现场质询、日常走访等手段,面对面收集民情,点对点化解民忧,推动解决群众诉求 1085 件,重复举报件化解率达 88%,越级访、非检举控告类信访量下降 26%,群众满意率达 99%。
协同作战「惩腐败」。整合纪检监察室、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乡(镇)纪委「三方」力量,组建 5 支协作联动组,按照「片区协作、异地交叉、上下协同」原则,对重点工作开展交叉检查,对重点线索实行异地办理,破除「人员匮乏」「人情干扰」等难题,先后围绕集体「三资」管理、简易审批村庄建设项目等方面开展交叉检查 3 轮次,查处「微腐败」52 人。
清单明责「管权力」。定期分析研判有关民生诉求和案件查处情况,并针对三资管理、项目建设、惠农补助等领域 14 项行权事项,聚焦事项决策、管理、服务 3 个环节,分类梳理、细化制定「小微权力」84 项,逐项找准风险点位、明确责任权限、落实监管措施,形成权力防范清单,做到全程监督、闭环管理、规范运行。
作者 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