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细基层监督 抓实党风廉政建设


纪检监察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但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特别是基层监督力量薄弱不均、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主责主业不明确不聚焦等问题,影响制约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成效。今年以来,汉源县纪委监委大抓基层、做细监督,努力推动全县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夯实基础,固本强责
充实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人员力量。严把选人用人「入口关」,采取调任、公开招录等多种方式,补充干部 8 名,确保干部配备率动态保持在 90% 以上,同时坚持人员力量向执纪执法一线合理倾斜,动态调整、轮岗交流干部 18 名。严格规范全县乡镇纪检监察组织人员配备,行政编制 20 人以上的严格按照「两专三兼」标准配强专职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和兼职纪委委员,20 人及以下的严格落实「一专两兼」要求配齐专职纪委书记和兼职纪委副书记、纪委委员,为全县 123 个村(社区)配备了纪检委员(纪委书记)。
突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主责主业。制定实行乡镇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分工「报备制」和纪委书记年度综合考核以县纪委监委考核为主要依据的考核机制,严禁专职干部分管、负责其他岗位工作或被长期、频繁借用,要求兼职干部积极主动参与、配合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各项工作。结合村集体「三资」管理提级监督等工作,挑选汉源县九襄镇三强村作为试点,推进村级纪检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印发《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履职手册》,明确村级「三员」职责及监督事项 27 项,并整合村级纪检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廉勤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力量联合开展监督。
促改作风,提能塑形
推动党员干部持续深入转变作风。牵头开展全县「转作风、树新风、作表率、抓落实」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党员干部「思想解放不到位、能力欠缺不提升、作风转变不彻底、担当实干不主动、一流目标不争创」等五方面突出问题,督促查摆主观随意决策、征求群众意见不充分、工作脱离实际等问题 318 个,「解放思想、提升能力、锤炼作风、实干立身、勇争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深入开展「阳光问政」进基层活动,聚力打造「椒麻话廉」政务访谈节目名片,深度推动「部门 + 乡镇」联动问政,动态收集、对点反馈、集中晾晒民生诉求,分行业、分系统、分领域曝光整治问题,累计收集群众诉求 102 个,督促推动立行立改问题 26 个。
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综合能力素养。坚持以政治学习为引领、业务学习为载体、专业知识学习为拓展、兴趣学习为补充,深入开展「大学习」活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作风本色更加彰显。采取导师帮带、岗位练兵、片区拉练、以考促学、以评促改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大练兵」活动。聚焦纪律作风、工作质效、制度建设三大方面,积极开展「大提升」活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逐步树立。
联动监督,减负增效
制定联动监督检查工作运行机制。牵头制定全县年度重点监督检查任务清单,明确重点监督事项 10 项,统筹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办督查室、县政府办督查督办室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督力量,采取「调研式」与「初核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联动监督检查 7 次,制发督查通报 6 期,督促整改问题 247 个。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季度总结、研究、调度和部署联动监督工作;实施备案管理制度,牵头单位按规定时间节点报备监督检查计划及情况,对未纳入联动监督检查的全局性监督检查事项,实行检查和问题「双备案」管理;推行「红黄绿」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了监督检查实效。
建立「三线合一」联动协作机制。聚焦办案质量和审查调查能力「双提升」,探索建立并积极推进「三线合一」联动协作机制,在不新增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基础上,按照「地域相近、职能相关、有利工作」的原则,将县纪委监委第一至第四纪检监察室及全县 17 个派驻机构、21 个乡镇纪委划分组建联动协作片区 4 个。根据工作需要整合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人员力量,实行集中办公,通过联动监督、联合办案、联用成果,增强监督合力,实现「1+1+1>3」的效果。
作者 向正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