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掠人之美

作者
不掠人之美,是君子之风。古往今来,不掠人之美的人事,总是传为佳话。
一
美国人伊利·汉尔顿·詹内发明了火车自动挂钩,这种火车挂钩,英语翻译为「Janney Coupler」,简译为「詹氏车钩」。由于詹天佑是我国早期最着名的铁路工程师,所以很多人误以为火车自动挂钩就是詹天佑发明的。詹知道这种误传后,多次诚恳地对周围的人说:「请你们帮我解释解释,没有这件事。」后来,在他亲自主持编撰《新编华英工学字汇》时,还将「詹氏车钩」译为「郑氏车钩」,以正视听。
二
孙冶方是革命家,也是经济学家。20 世纪 50 年代,孙冶方提出的价值规律轰动学界,影响广泛。但是,他却坦率地告诉别人,这是受了顾准的启发。临终时,孙冶方叮嘱学生,出版文集时一定要把自己受了顾准启发这一点补印上。
三
有一次,学者钱锺书指导一个叫吴庚舜的年轻人写论文。有感于钱锺书花了太多心血,文章发表前,这位年轻人执意要钱锺书一同署名。钱锺书屡次不愿,年轻人反复央求,才勉强署上「郑辛禹」的笔名。吴庚舜问及原因,才知《百家姓》里「郑」在「吴」之后,天干中「辛」在「庚」之后,古代圣贤「尧舜禹」三人「禹」在「舜」之后。三个「之后」,足显大学者的高风亮节。
四
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创始人俞平伯出版有《诗词偶得》一书,书中解说李煜词为「独自莫凭栏」,晚年撰写并修改《唐宋词选释》时,改为「独自暮凭栏」。俞平伯给学生讲课时,再三提及,这样改是听取了废名的意见,而不是自己的「妙想」。俞平伯的学生知悉这段故事后,不仅长了见识,还从老师的「身教」中大获裨益。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