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四讲一有」纪检监察队伍

作者
作者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以来,仪陇县纪委监委着眼基层、立足基层,在选好、配好基层纪检监察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育好、管好,持续锻造「讲政治、讲学习、讲实干、讲廉洁、有活力」的基层纪检监察队伍。

把讲政治具体化,锻造忠诚型干部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纪检监察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仪陇县纪委监委坚持把讲政治落实到行动上。

把在党言党具体化。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在常学常新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把在党护党具体化。将政治监督与审查调查深度融合,坚决治理「七个有之」问题,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开展专项督查。

把在党兴党具体化。增强主动服务发展的意识,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善预防为主的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体系,树立激励担当的鲜明导向。

把讲学习常态化,锻造专研型干部

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流动性较大是困扰基层的突出问题。目前,仪陇全县 77 名乡镇专职纪检监察干部中,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仅 1 年的 45 人,占比 58%。对此,仪陇县纪委监委深化「理论 + 实战」全员培训,让纪检「新手」转变为「行家里手」。

建好「加油站」,打造学习新常态。建立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提级培训机制,实施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月」计划,每月举办「清风来仪大讲堂」,编印业务指导书,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

用好「练兵场」,打牢实战基本功。加大跟班锻炼、跟岗轮训、跟案学习力度,选调 62 名县乡纪检监察干部到上级纪委监委机关参与案件办理、信访调查、案件评查等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片区协作机制,实现常态化综合轮训,补足干部能力短板。

把讲实干项目化,锻造担当型干部

仪陇纪委监委通过把工作任务和考核标准指标化、清单化,让工作可视化、考核透明化。

项目式运作,让工作可视化。将全年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将责任链条从分管领导延伸到责任室部,明晰时间表和路线图。机关室部、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乡镇纪委按月制定工作任务清单,将虚事实化、实事细化、杂事简化,月末按时销号「交账」, 以「项目式运作」推动纪检监察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量化式计分,让考评透明化。将考评权重比向执纪审查和监督检查倾斜,分类制定优化对机关室部、派驻(出)机构、乡镇纪委和村级纪检监察组织及其成员履职考核评价办法。除设置共性指标外,设计每个被考核对象「个性指标」,制定百分制量化考核明细表,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把讲廉洁内心化,锻造干净型干部

仪陇县纪委监委从软硬两方面着手,加强队伍教育管理,将廉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制度着手,逗硬内部管理。聚焦管好关键人、管住关键事、管到关键处、管在关键时,量身定制纪检监察干部作风能力《十严禁十不准》。建立完善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 210 份,加强分类管理和日常监督。

从文化溯源,强化精神引领。深挖朱德、张思德精神中的廉洁基因,打造融思想性、观赏性、教育性于一体的「两馆基地」廉洁教育阵地,举办「清风润仪陇?喜迎二十大」廉洁文化作品展,提升廉洁文化影响力、渗透力。打造仪陇图书馆「清风廉韵」分馆,不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促使纪检干部自觉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让有活力充实化,锻造阳光型干部

仪陇县纪委监委加强正向引导、心理疏导,焕发干部队伍新活力。

注入「源头活水」,激发蓬勃朝气。树立战略眼光,从党的干部队伍里培养选拔纪检干部。大力实施「引源工程」,有计划地通过招录、遴选等方式引进一批法律、财务等年轻专业干部。

破除「平均主义」,激发进取锐气。健全「重实绩、重担当、重一线、重德行」的「四重」知事识人体系,在职务职级晋升上优先解决甘于奉献的「老黄牛」型干部,有效化解了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来遗留的干部问题,起到了「晋升一个、激励一片」的良好效果。

当好「心灵导师」,增进团结和气。积极践行高效工作健康生活理念,建成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之家」,出台关心关怀干部身心健康具体举措,不断增强纪检干部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调适能力。


作者 罗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