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不自愿,天知道?

年底最后两个月,是新一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集中缴纳期。城乡居民医保是自愿缴费,无固定职业的城乡居民均可自愿参加。然而,近期安徽省有几个村,却因为村民参保进度不达标,而被扣罚了数百元不等。
这事发生在安徽亳州谯城区大杨镇,为了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征缴进度,大杨镇对辖区各个村集体和村干部们施加了压力,对征缴进度达标的村干部发放奖励经费,对不达标的村集体和村干部分别进行罚款。一份落款为大杨镇政府办公室的通报上明确写道,对征缴进度未达到 70% 且后 20 名的各罚款 200 元,后三名加重处罚,依次罚 300、400、500 元。
城乡居民医保遵从自愿参加的原则,基层组织积极推动城乡居民医保的征缴工作,是为了确保广大民众能够尽可能地享受国家医疗保障政策。具体推动过程中,本应通过基层干部对民众解释政策、宣讲道理,提高民众对城乡居民医保的理解和认同,从而确保更多的人参保。而大杨镇简单粗暴的推动方式,直接以征缴进度为目标施以奖惩,这样的引导方向,又怎么能确保村干部关心村民的实际需求和困难?这样,城乡居民医保提升民生福祉的主旨非但不能得到贯彻,还会引发民众意见,背离政策初衷,好事办成坏事。
在基层工作中,类似现象并非个案。江苏宜兴市屺亭街道三阳社区居委会发布的一份整改通知显示,社区发现某住户养家禽家畜,要求整改,否则将取消其村级养老金及其他社区福利,包括家庭成员政审、入党、工作证明、实践证明等。实际上,社区承认,并未明文禁止居民养家禽家畜,仅表示不建议。
基层工作事务,有诸多繁琐之处,大多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比起工作的结果,工作的过程有时候更为重要。而有的地方,面对工作任务,更愿意挥舞「萝卜大棒术」,图简单省事、粗暴有效,这既是缺乏治理智慧的表现,也暴露了背后的作风问题。
合法性与合规性是行使权力的基石。奖励加惩处作为一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管理方法,在实施前是否合法合规,是决策者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如大杨镇医保进度考核一事,不仅不利于工作,还终将为这一「任性」行权付出代价。目前,宜兴市相关部门已经责令撤销通知书、废止积分考核办法,对社区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处理。

然而,有时候,基层违规采用「萝卜大棒」的方式,这种急于求成的「冲动」背后,也需要追溯一下源头,到底是从哪一层级,出于什么动机,让一项工作逐渐背离了初衷。
以大杨镇此次事件为例,从当地媒体之前的报道可见,谯城区政府此前专门召开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征缴工作会议,要求征缴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确保全区参保率达到 96% 以上。
一项群众工作就这样被异化为数据指标,从源头出现偏差,压力层层传导下来,呈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观念,与以民众福祉为核心的宗旨相左,让基层执行人员有苦难言,而且一旦出了意外被曝光,他们还需为此承担责任。
大杨镇的罚款通知曝光后,镇上回应,征缴进度奖罚是每个村都同意的,这样的回应显得欲盖弥彰。一个上级单位,单方面对外声称下级的「自愿」,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受罚者「被自愿」的事实。事实上,层级制管理下,哪怕上级并没有明确某项工作要「强制」「必须」的,而仅仅从其推行力度和重视程度上给出倾向性,就能给到下级足够的压力。
总之,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既要追求工作效果和效率,也要关注基层工作者的现实困境和村民的利益需求,从源头上就把准政策目标,才能让广大民众得以切实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际利益,也才能确保实现更高效、更有温度的基层治理。
作者 王巧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