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一种民族气节

作者
作者
加入安全慷慨精神音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国共两党,均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慷慨赴死、气壮山河的壮丽凯歌,在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史册上矗立了_一座座永恒的精神丰碑。

聂耳:永恒的旋律

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音乐家。1933 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1932 年 8 月至 11 月,在北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音乐家联盟活动,在清华大学等地演出,反对不抵抗政策,宣传抗日救国。《义勇军进行曲》一诞生,迅即成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在抗日战争中,它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各族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歌。

张自忠:抗日第一名将

张自忠(1891-1940),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国军第 33 集团军总司令。1937 年,张自忠留守北平期间,将平津作战中的负伤者安排治疗『将阵亡者予以安葬,对没来得及撤离的二十九军官兵则予以接济,或分发路费让他们返回故乡。1940 年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坚持留守,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

齐白石:作画与日寇抗争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国画大师。「七七事变」后,他辞去北平艺专和京华美术专科学校的教授职务。为了抵制日伪官员的骚扰,他在自己的居所外装上铁栅栏,并贴出「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的告示。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齐白石决绝地说:「齐璜,中国人也,不去日本。你硬要齐璜,可以把齐璜的头拿去。」日本人几次求画都被拒绝,日本人不断加压,最后齐白石无奈之下提笔在画纸上画下四只螃蟹,落款「看你横行到几时」的字样,日本人看后气得直嚷「齐白石太顽固」。

梅兰芳:蓄胡拒为侵略者演出

梅兰芳(1894-1961),北京人,四大名旦之首。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梅兰芳开始拒绝登台演出。由于断绝了经济来源,梅兰芳一家生活窘迫,甚至靠典当度日。此间,曾有汉奸数次上门游说,被梅兰芳一口拒绝。

1938 年初,梅兰芳全家移居香港,深居简出。1941 年,日本占领香港,梅兰芳想出了「蓄发明志」的办法。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他三天没刮脸,小胡子不久就留起来了。虽没有成为飘洒胸前的美髯公,没想到这还真成了拒绝演出的一张王牌。

郁达夫:以笔为枪宣传抗日

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着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曾三次短住北平,与北京结下了深厚隋感。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郁达夫挺身而出,号召民众抗战,提出只要「持久抗战」,则「区区倭寇何难一鼓荡平」。作为一个文学家,郁达夫奋不顾身前往抗战前线,投入到宣传抗战的实际工作中。1938 年,郁达夫出国,开展海外宣传抗日救亡工作。

1942 年,日军占领新加坡,郁达夫进入日军内部从事翻译类工作,多次解救抗日志士,极大掩护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抗日活动的安全。1944 年初,因汉奸出卖,被日军秘密杀害。

马占山:打响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

马占山(1885-1950),生于吉林怀德。1931 年,日本发动「九·—八」事变,时任黑河警备司令的马占山,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强烈不满。当日军开始进攻黑龙江时『他接到了张学良的委任,任命他为代理黑龙江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面对众多阻拦,马占山毅然率军前往齐齐哈尔。

1931 年 11 月 4 日,日军向江桥、大兴等地发起进攻。马占山率领守军奋起反击,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拉开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序幕。1949 年,他同邓宝珊一起劝告傅作义和平解放北平。1950 年病逝于北京。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