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不是「吹」出来的

作者
作者

一声哨响引发的争斗

当中国男篮和塞尔维亚男篮两队合计 24 名小伙子全部冲进球场的时候,当值裁判心里清楚,这回算是搞砸了。

7 月 23 日,在哈尔滨进行的热身赛中,中国男篮与塞尔维亚队的第四节比赛由于这场冲突中断了 10 分钟。在此之前,中国队领先 1 分,塞尔维亚球员与郭艾伦相撞倒地时,球被郭艾伦碰出边线。塞尔维亚队准备发界外球时,当值裁判中止比赛,与另一名裁判沟通之后,将球判给了中国队。

塞尔维亚球员极为不满,一名球员将球大脚开上观众席,另一名球员对郭艾伦叫嚷,并伸手比划。李晓旭上前推开对方时,引发了更大范围的争执,最终双方球员全部冲到场上。

实际上,这次判罚只是一个导火索,早在比赛第三节,双方的矛盾就在裁判一次次偏向中国男篮的吹罚中积累起来。先是塞尔维亚球员一次对郭艾伦动作并不大的犯规被吹了违体犯规,而后塞尔维亚球员由于打中李慕豪脸部被吹违体犯规。一名塞尔维亚球员不服判罚,将球砸向地板,又被吹了技术犯规。该节结束前,裁判吹罚塞尔维亚主帅技术犯规。整个第三节,裁判一共吹罚了塞尔维亚队两次违体犯规、两次技术犯规,共计 8 罚 3 掷。整场比赛,中国男篮罚球 43 次之多,最终以 5 分优势险胜。

哨声的偏向性导致了对手的不满,愤怒在塞尔维亚队中蔓延。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塞尔维亚男篮主帅强压满腔怒火说:「我打过很多年球,做教练也 10 年了,这样的情况很少见。事实上,我们对之前的比赛以及这场比赛的判罚都持保留意见,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也很不满意,我的球员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

一名塞尔维亚球员在自己的微博上贴出郭艾伦的照片,并标注上「骗子」,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中国男篮主帅宫鲁鸣承认,这场比赛,裁判在偏袒中国队。「我们不会对裁判施加任何影响,但是我们希望这种比赛能够对我们备战亚运会起到帮助」,宫鲁鸣说,「比赛整个过程中,主场哨对我们也有很大帮助,这可能是他们对我们的关心」。

与此同时,宫鲁鸣也提醒这种「爱国哨」并不高明,「如果我们在国内热身时总是享受主场哨的照顾,球员就会不自觉地形成错误感觉」。

此前,在昆山站的 5 场热身赛中,中国男篮受到的照顾也非常明显,「爱国哨」同样屡见不鲜。第一场对阵澳大利亚队,中国男篮罚球 33 次;第二场对阵澳大利亚队,中国男篮罚球 48 次;第三场对阵塞尔维亚队,中国男篮罚球 38 次;第四场对阵德国队,中国男篮罚球 32 次;第五场对阵黑山队,中国男篮罚球 40 次。平均下来,中国男篮场均罚球高达 37.2 次。要知道,这是全场只有 40 分钟的比赛。在刚刚过去的 NBA 赛季,每场 48 分钟的比赛中,平均每场也才罚球 23.6 次。

正如宫鲁鸣所说,「久而久之,他们会满足于这个水平,成为井底之蛙」。

哪里都有「爱国哨」

「爱国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不久前的 7 月 7 日,在云南曲靖的一场中欧男篮对抗赛上,中国国奥队一度 5 打 2,对手意大利队被罚到只剩两名球员。这当中自然少不了裁判的偏袒。不过,遗憾的是国奥小将还是输了球。

再往前,2013 年 7 月 26 日,中国男篮在国内的一次热身赛上面对新西兰队,凭借王治郅的一记绝杀取胜。这场比赛中国男篮赢得并不光彩,全队罚球 26 次,而新西兰队只获得了 8 次罚球机会。同样,裁判又一次暗中发挥了作用。

2009 年 7 月 19 日,中国男篮对阵立陶宛队,也是一场「爱国哨」较为明显的比赛。立陶宛队在这场比赛中,以 76 比 85 不敌中国男篮。此前两队已经打过两次比赛,中国男篮每场的罚球次数几乎都是对手的两倍,但立陶宛队毕竟实力更强,接连取胜。在这第三次的交手中,中国男篮得到 41 次罚球机会,通过罚球得到 30 分之多。中国队终于击败立陶宛队。

赛后,立陶宛队代理主教练异常愤怒:「我不知道有些犯规是怎么吹的,我只想去问问为什么!」

炮轰裁判还不算完,这位代理教练直接带着教练组回国了,原因是「不满裁判判罚」。

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主场球队总是会受到一定照顾的。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所谓「爱国哨」在哪里都存在。中国男篮到国外打比赛的时候,也遭受过类似的待遇。

2006 年,尤纳斯带队赴欧洲打一系列的热身赛。在意大利参加四国赛时,对阵东道主的比赛,中国队打出 13 比 2 的开局,但马上就被对手追平比分。这个过程中中国队多次被吹走步违例。同年,中国男篮还曾与西班牙队热身。西班牙男篮几乎以最强阵容应战,首场交手,中国男篮以 49 分之差惨败。第二场交手,中国男篮知耻后勇,开局领先六七分。这时候裁判接连吹了中国队主力的犯规,尤纳斯不得不派上替补球员,优势转瞬即逝。即便是西班牙这样的世界一流球队,同样少不了在主场得到一些好处。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从 2005 年开始举办的中韩篮球明星对抗赛,由中国 CBA 联赛和韩国 KBL 联赛的明星球员对抗在中国和韩国各进行一场。这项原本被大家寄予厚望的赛事只举办了三届就宣告夭折,原因就是裁判总会帮着自己一方的球队。这一点在前两届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两队都在各自的主场赢下了比赛。

实际上,在其他的运动项目中,「爱国哨、主场哨」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足球,当年北京国安「工体不败」的传奇也存在「主场哨」的嫌疑。

至于中国男篮此次的「爱国哨」被广泛质疑和批评,一方面在于频率过于集中,程度过于离谱,并导致球场斗殴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男篮近年实力下滑明显,外界对这支年轻球队有一定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迅速成长,重现荣耀。

向「爱国哨」宣战

从本质上来讲,「爱国哨」其实就是「主场哨」。无论在 CBA、NBA,还是国际赛场,「主场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一点是毋庸讳言的。

之所以会出现「主场哨」,一方面是为了照顾主队球迷感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球员,避免受伤。现实比赛当中,只要裁判拿捏好尺度,不出现原则上的问题,不要太过分,双方通常都可以接受。

但到实战中又是另一码事了。当前这支中国男篮需要的是历练,而不是宠溺。他们不需要主场哨、爱国哨,需要的是逆境和客场哨。因此,近期出现如此密集而过分的「爱国哨」,就更不合时宜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爱国哨」不但坑害对手,也在坑害中国男篮。

宫鲁鸣早在接手这支中国男篮的时候,就提到过热身赛中的「爱国哨」问题。他希望裁判公正执法,不偏袒自己的球员。「比赛前我会跟裁判交待,我希望自己的队员得到真正的锻炼,而不是像过去一样,耗子扛枪窝里横」,宫鲁鸣说,「今年热身赛大概有 15 到 17 场,真刀真枪,赢就是赢,输就是输,我不怕输球」。

在国家队集结之后的一次队内会议中,宫鲁鸣也曾经对球员强调过,一定要改掉之前依赖裁判哨子的毛病,甚至还要适应不利的哨子。

可见,宫鲁鸣对「爱国哨」并不感冒,他一心只想练兵,输赢是次要的,凭借「爱国哨」拿到的胜利没有丝毫价值。

中国男篮在「爱国哨」中明显有些迷失。宫鲁鸣认为,国内热身阶段,球员们心态过于放松。拿与塞尔维亚队动手的那场比赛来说,中国队上半场取得领先之后飘飘然,下半场对手找到手感,投篮命中率上升,结果中国队又不知所措,进攻端情绪急躁,越打越乱。宫鲁鸣对球队的评价是「表现完全是松弛的,自己觉得自己挺了不起」。这正是前面一系列比赛中的「爱国哨」所带来的负面效果,球员错误地认为自己和队友擅长制造罚球,得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在批评「爱国哨」的舆论之中,中国男篮心态有所调整。此后一场对阵德国队的比赛,中国队罚球 17 次,回归正常。中国男篮漂亮地拿下比赛。这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也是一场有锻炼价值的比赛。

「爱国哨」还是少些为好,爱国不是「吹」出来的。


作者 范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