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

作者
作者
全面平台研究系统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着力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持续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走在前列,全社会文化自信自觉充分彰显,文化创新创造成为新优势,社会文明程度得到大幅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着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建设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高扬思想旗帜,党的科学理论深入人心。思想引领方向,方向决定道路。党的科学理论是指引前行的光辉旗帜,也是指引发展的科学指南。江苏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第一议题」、巡学旁听等制度机制提高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动全省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持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建好用好「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与 9 家市级学习平台、13 家县级融媒号形成覆盖广泛、多维立体的传播矩阵,连续举办「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等特色品牌活动,每年组织 400 多万名基层党员冬训、组织理论宣讲骨干宣讲 10 余万场,新华日报《思想周刊》、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电视访谈栏目《时代问答》、《群众》杂志「群众要论」栏目等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成立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打造 32 家理论研究基地、4 家宣传普及基地、15 家实践调研基地,建设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及 16 家研究基地,布局建设 29 个省重点新型智库,组织系列重大理论研究研讨活动,推出一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扎实推进社科强省建设,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连续 6 年位居各省区市第一。

壮大主流舆论,团结奋进力量极大凝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广泛汇聚奋进力量,用心讲好江苏故事,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持续开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聚力强富美高、决胜全面小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牢记嘱托开新局」等重大主题宣传,广泛激发全省党员干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斗志豪情。围绕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等,精心组织「改革再出发  发展高质量」「壮丽 70 年  奋斗新时代」「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全媒体新闻行动,推出一批「现象级」融媒体产品,举办庆祝建党 100 周年、「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等系列主题发布会,在全省上下大力营造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浓厚氛围。全面推进纪录小康工程,生动展现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大力推动新华日报、省广电总台等省级媒体构建全媒体矩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团,64 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建成,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省市县媒体贯通的主流舆论格局初步形成。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的独特优势,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持续开展外媒访苏、摄影采风、海外社交媒体粉丝线下行等活动,建好用好「美好江苏」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精心组织「发现江苏」参访体验、大运河非遗分享荟等活动,推出中英文「符号江苏」口袋本 150 余种。举办南京和平论坛,赴欧美国家举办《共同见证:1937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中国和平理念得到广泛宣介。

弘扬文明新风,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着眼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广泛弘扬时代新风,在全省上下广泛激发向上向善、奋发奋斗的精气神。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断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培育选树各类先进典型,先后推出赵亚夫、王继才等 5 个全国「时代楷模」,72 人(组)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9 人入选全国「最美人物」,1350 人(组)入选「中国好人榜」;选树 17 个江苏「时代楷模」,298 人(组)获评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350 人入选江苏「最美人物」,2689 人(组)入选「江苏好人榜」,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典型示范群体。充分发挥 32 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13 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纪念日,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江苏大地上孕育的革命精神广为弘扬。全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13 个设区市、16 个县(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和占比均居全国第一,文明城市创建「张家港经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马庄经验」产生广泛影响。着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向网上延伸,引导全社会提升网络文明素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三级网络上下贯通,五大平台协同运行,实现 95 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1271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20579 个。2021 年全省社会文明程度指数达 90.43,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镇常住人口比重达 15.7%。

激发创造活力,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江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以文艺着力展现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江苏文艺「高处再攀高」蹄疾步稳、硕果累累。长篇小说《黄雀记》、短篇小说《七层宝塔》、诗集《沙漏》等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话剧《雨花台》、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电影《秋之白华》、电视剧《海棠依旧》、淮剧《小镇》、苏剧《国鼎魂》等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电影《守岛人》、电视剧《人世间》、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运之河》《鉴真东渡》《拉贝日记》等多部原创歌剧赴海外巡演,走出一条用歌剧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路。全省获文华表演奖 43 人次、梅花奖 53 人次、牡丹奖 50 项、兰亭奖 39 人次,1773 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紫金文化艺术节、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紫金合唱节等「紫金」系列文化品牌以及扬子江作家周、扬子江诗会、扬子江网络文学周等「扬子江」系列文学品牌美誉度不断提高。

繁荣事业产业,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始终坚持文化惠民,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期待,不断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建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提前实现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 100%,江苏大剧院、南京博物院二期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使用。「书香江苏」建设深入推进,连续举办江苏读书节、江苏书展、江苏农民读书节,2021 年全省居民综合阅读率 90.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8.63 个百分点。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推动送戏、送书、送展览到基层,不断提升农村电影公共服务水平,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倾力打造运河文化、长江文化、江南文化等品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江苏地域文化标识更加鲜明闪亮。制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1+1+6+11」规划体系,出台全国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性法规、成立全国首支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发行全国首只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项债券,举办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上线运营;出台方案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举办长江文化节,建设长江文化研究基地,推动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走在前列。实施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出版《江苏文库》近千册,连续举办江南文脉论坛、汉文化论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组建省文投集团、省电影集团,推动江苏有线、幸福蓝海上市,推进江苏有线参与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江苏电影票房收入位居全国第二。持续打造江苏版博会、江苏印博会、苏州创博会、南京融交会等会展平台,「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 2012 年的 2330 亿元增加到 2021 年的 5800 亿元左右,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二。

完善制度机制,文化领域治理扎实推进。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不动摇,持之以恒推进党对宣传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宣传文化系统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机构、理顺关系、整合资源,着力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制定实施宣传文化系统系列五年发展规划,强化对宣传文化工作的统筹领导和组织协调,不断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制定完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在全国率先出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进一步推动宣传文化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持续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巡视检查、专项督导,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强化重点领域治理,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平稳向好。持续深化「扫黄打非」斗争,深入开展文娱领域整治,加强对非公有资本进入传媒领域的监管和规范,有效防范各种意识形态风险。深入组织开展「四力」教育实践,大力实施文化人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文艺「名师带徒」计划,不断建强青蓝相继、规模宏大的「文艺苏军」,38 位「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26 位江苏社科名家先后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74 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49 人入选省「五个一批」人才。

征程正未有穷期,策马扬鞭再奋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造、建好精神家园、讲好江苏故事,守正创新、担当作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大力营造「勇挑大梁」、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努力为担当「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现代化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省电影局局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


作者 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