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践探索

多年来,江苏银行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守定位,不忘初心,把服务小微企业作为自己的「成长基因」,与小微企业同兴共荣、与江苏发展同频共振,努力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扎根地方经济,在时代变革中探寻服务小微之道
江苏银行作为江苏唯一一家省属法人银行,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实践探索与江苏发展脉络相契合的小微金融服务路径,在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综合实力跃升。江苏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名全球银行业第 91 位,两次被原中国银监会评为「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连续 10 年被原江苏银监局评为「江苏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主动融入江苏改革开放进程,服务小微有方法。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江苏银行总结出了一套服务小微企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当年小微企业相关信息数据不充分、不规范的情况下,江苏银行根据小微企业特点,勤跑市场、勤走社区、勤访客户,评估企业销售量、存货量、结算量,考察企业老板品行、开工比例、行业状况,还原企业真实情况,让信贷有据可依。这套「三量三看」方法回归信贷的常理、常情、常规、常识,打破了传统的报表依赖。随着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对外开放和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小微金融服务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江苏银行积极融入政、银、担、保、协、企合力服务小微的新格局,勇敢地闯,大胆地试,摸索了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服务小微的合作模式。全行小微贷款总量和增量已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
主动适应复杂宏观经济环境,服务小微有艺术。当前,受国内外宏观经济中各种因素交织叠加影响,一些小微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如果这个时候银行盲目抽贷、压贷,就很容易引起信用紧缩、放大既有风险。江苏银行注重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授信决策时不搞「一刀切」。比如,苏北某化工园区因环保问题一度关停整改,涉及江苏银行 14 家小微客户、5000 多万债权。江苏银行坚持一企一策、柔性处理,对经营有效益、环保能达标的企业「推一把」,对产品有市场、环保需技改的企业「扶一把」,没有简单「一收了之」,这些企业在园区复产后都渡过了难关。2018 年,江苏银行出台了服务小微「10 条」、服务民企「20 条」,全年新增小微贷款客户超 5000 户、余额超 3600 亿元。
主动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服务小微有理念。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同时小微企业对综合金融服务和整体营商环境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江苏银行坚持授信与非授信、金融与非金融相结合的服务理念,从小微企业的基础服务入手,围绕「痛点」「堵点」打造综合服务模式,努力满足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多元金融需求。比如,积极响应「放管服」改革要求,率先推出「e 账户」业务,帮助新注册企业申请当日办妥缴税电子账户。再如,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在业内首创「跨境 e 点通」产品,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足不出户的跨境金融贴心服务。还如,全力服务苏北脱贫攻坚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融旺乡村」综合金融服务。
科技赋能金融,在融合发展中创新服务小微之法
小微金融服务之所以长期发展不够充分,根本原因在于不容易做到成本、风险、收益三者之间的平衡。传统的办法是以高门槛规避高风险、高定价覆盖高成本,小微金融服务显得难而贵,普惠性不足。2015 年金融科技革命萌芽,江苏银行敏锐察觉到,其中蕴含的多维度变革力量能够让小微金融服务同时做到定位更准、覆盖更广、成本更低、体验更优、风险更小,实现小微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共赢发展。为此,江苏银行加大人才培养和科技投入,致力打造专业服务小微企业的「智慧银行」。
一是构建内外并重的小微金融数据积累格局。江苏银行自主研发「融创智库」大数据平台,支持数据的海量存储和高速运算,实现行内数据与行外数据多层次整合。引入工商、司法、税务、电力、海关等 47 大类数据,是第一家与国家信息中心建立信息共享战略合作关系的城商行。与阿里、腾讯、华为、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等开展大数据科研合作,合力探索信息向信用转化的小微服务路径。江苏银行 2016、2017 连续两年 IT 监管评级位列城商行第一。
二是强化持续迭代的小微金融系统支撑能力。江苏银行每年拿出超过营业收入的 1% 用于科技研发,对小微服务必需的外部渠道系统和内部支撑系统进行迭代升级。拥有语义分析、图像处理、生物特征识别、区块链等 21 项专业工具,具备身份识别、人机交互、反欺诈检测、360 度客户画像等 36 项核心能力,建立了近 1000 项数据模型,不少方面业内领先,持续为小微金融服务安装新引擎、增添源动力。
三是展现多点突破的小微金融场景应用态势。江苏银行将金融科技浸染到小微金融服务的各环节,全方位提升金融的科技质感。把大数据、互联网等前沿金融科技与小微企业纳税、用电等传统经营场景叠加融合,创新推出「税 e 融」「电 e 融」等全线上纯信用网贷产品,在全国开创了「全天候、全自动」的小微「秒贷」服务模式,仅「税 e 融」就向超 2.4 万户小微企业累放贷款超 340 亿元。推出全线上全自动的物联网动产质押融资产品「工 e 融」,业内首次运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对工程机械进行识别、定位、跟踪、监控,较好解决了小微融资中的动产数据真实性和质押便利性难题。
强化机制设计,在精准传导中优化服务小微之策
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小微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惠企便企的政策措施。江苏银行在市场实践和技术创新中也不断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专业能力,着力找到让经营机构敢贷愿贷的「最优解」。
落实尽职免责,免除后顾之忧,围绕「敢贷」下功夫。江苏银行坚持原则、把握分寸、不枉不纵,把贷款出险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勤勉尽责与怠于职守、无心过失与道德风险区分开来,明确对网贷产品客户经理仅需承担贷后职责,对因不可抗力、市场形势、历史原因形成信贷风险的,尽职即免责,同时建立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客户经理无需自证其责,着力提高服务小微的包容性。2018 年末,全行普惠小微贷款不良率 2.92%,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 1.53 个百分点,符合小微贷款不良率不超过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 2 个百分点的监管要求,既体现了一定容忍度,同时较好防控了风险。
加强正向激励,激发内生动力,围绕「愿贷」下功夫。针对经营机构和客户经理服务小微意愿中的「堵点」,精准打出「组合拳」。一是传导政策红利。把国家减免的利息收入增值税全部返还给经营机构,把国家通过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资源配置给经营机构。二是倾斜配置资源。落实监管部门对普惠小微贷款的考核要求,降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增配小微业务浮动资源,并保持逐年较快增长。三是强化监测推动。实行日监测、月通报、季竞赛、年考核,始终保持小微金融服务推动的张力和韧劲。
实施流程再造,简化服务手续,围绕「易贷」下功夫。江苏银行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化繁为简,努力简资料、简流程、简审批,在方便客户的同时,也把客户经理和管理人员的产能释放出来。比如,基于投诉记录等资料的分析,筛选定位了小微企业意见最大、也是客户经理负担较重的开户问题,应用 OCR 识别等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可减少企业重复填写 30 项、缩短开户时间 1-2 个工作日,许多原本由客户经理代做的手续得到了相应简化。目前,江苏银行已全面实现小微服务申请、签约、支用的线上化操作,正积极展开针对营销、尽调、贷后的智能化探索。(作者系江苏银行行长)
责任编辑:王 婷
作者 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