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思维引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作者
作者
创新效率服务构建设计

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不仅是江苏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步骤。近年来,江苏省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新兴文化产业各项指标在文化服务业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同时新兴文化产业人均创造增加值高于全社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水平。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企业、限额以上文化批零企业、重点以上文化服务企业法人单位中,新兴文化产业数量和增加值也一直保持 40% 左右的增长速度,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十三五」期间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总体来说,推进江苏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路径主要有:

一、加强管理体制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建设

现有的产业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大多是基于传统的产业边界而设计的。江苏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需进一步促进产业边界的融合,进而打通原有的管理部门,突破现有的政策体系。因此,我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应站在全局高度,建设跨部门的协同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一是创新组织管理形式,完善部门协作机制。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所涉及管理部门较多,为避免管理的条块分割,提高管理决策效率,加快融合进度,亟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健全文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构建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跨部门协作机制,从管理组织高度破解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管理制度困境。

二是加强政策远景规划,进行科学顶层设计。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离不开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度引导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政府管理部门既要规范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内涵、分类和范围等基本问题,也要适时出台未来发展规划,明确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有效引导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

三是完善金融政策体系,服务保障融合发展。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财税政策、企业用地政策的改革,为融合发展提供金融政策支持;着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强我省和市级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项目的倾斜,鼓励各级政府完善配套金融政策和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省「人才保」、「人才贷」等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扩大金融服务体系的覆盖面,进一步推动地方管理部门为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配套政策服务。

二、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并非简单的二者相加,而是需要从空间、平台等方面实现全面深入融合,既要培育壮大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业态,也要加强江苏省内地区间的合作与互动,实现全省文化产业与科技的整体融合,全面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建设融合创新基地,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应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的优势,形成园区间协调发展的局面,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创新发展产业基地(园区),重点打造特色文化科技融合基地,引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促进文化和科技园区双向融合。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现跨区域协调发展。「十三五」发展期间,江苏应该紧抓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机遇,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加强地区间的联合,提高苏南文化产业的区域辐射力,鼓励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着力打造南京都市圈和江苏区域经济带,实现资源的跨地区开发、合作、共享,联合打造地区文化产业新业态品牌;加快苏中、苏北地区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全面推进全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

三、强化创新驱动理念,探索融合发展模式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江苏在落实创新驱动理念的过程中,要将创新视作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创新企业主体模式、创新发展思维、创新文化业态等。

一是创新企业主体融合,提高产业竞争力。企业是产业的主体。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使得原有产业界限相对比较分明的企业主体走向交叉和渗透,从而改变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因此,积极探索和创新企业主体融合模式,调整产业格局,是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也是全面提高我省融合企业主体市场竞争力的前提。

二是加强价值链延伸,创新产业发展思维。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各自为战的产业结构,更加强调产业价值链的全方位整合,实现文化科技企业的全业务运营。因此,我省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需要以价值链延伸作为产业发展的思路,加强文化新业态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跨越行业壁垒,整合文化产业发展的上下游环节,打造和延伸文化新业态产业链。

三是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实质是通过融合催生新业态。江苏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需要加强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融合,重点发展数字影音娱乐、现代创意设计、新兴网络传媒和智慧旅游休闲等新兴文化业态;高度重视产业交叉融合产生的增量市场,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群体,促进新的文化业态发展;推动「互联网 +」行动计划,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四、健全市场保障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保障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为我省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健全市场制度体系,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将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加强文化新业态的跟踪服务与市场监管,完善监管服务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文化新业态知识产权的登记、评估、交易的制度化建设,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厉惩治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强化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实行多层次人才计划。进一步推动省创新创业人才、333 高层次人才、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省「双创计划」等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引进高层次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研究制定专项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加强双创人才、各地区科技人才向文化科技复合人才倾斜;完善文化科技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加强江苏高校与文化科技企业对接,注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结合文化新业态发展需要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 婷


作者 朱云 周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