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临考心态」直面考验

在全党部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反对「四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省委结合江苏实际,将其具体化为「四查四治」。狠刹「四风」,整治「四病」,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直面的现实「考题」。
如何在这场阶段性的「赶考」中做好自身的「功课」,交出合格的「答卷」?当务之急,需要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我们自觉清除作风之弊、清扫行为之垢;更需要我们重新激发起那种应对危机和考验的「临考心态」。「临考心态」,就是那种决定命运的切肤忧患,那种自我加压的争先信念,那种殚精竭虑的务实精神,那种如履薄冰的人生敬畏。而那些信仰缺失、信念动摇、自我懈怠、意志消沉的党员干部,也无不是远离乃至丧失了这种「临考心态」。如今执政环境变了,发展环境变了,生活环境变了,但是每位党员干部的这种「临考心态」绝不能变。保持「临考心态」,我以为要力争做到三个「经得起」。
对照思想找差距,经得起组织「考查」。「四风」蔓延绝非「一日之寒」,而是长期形成的「痼疾」。在改革开放的现实中,我们党正在经受着「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我们党正在面临着「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毋庸讳言,当前这种执政「危险」,就集中地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上。它不仅在严重损害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也在严重损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凝聚力。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整治「四风」,任其蔓延发展,「危险」就会酿成「危机」,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鱼水关系」,就会转化为「蛙水关系」、「油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直至走向对立。因此,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照作风建设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多找自己思想上的差距,多找作风上的短处,多找廉洁上的不足,本着「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的内省,牢固确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念,深化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强化「居危思危」意识,坚守群众路线这一「执政生命线」。惟其如此,才能经得起组织的严格「考查」。
发现短板多充电。经得起群众「拷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升多种能力的期待也更为迫切。这需要我们具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把握大势、加快发展的能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能力。当前,传播媒介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舆论生态日显多元,作为媒体人,我们常常面临着「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窘境。对于地方主流门户网站而言,面临的发展焦虑和生存危机更是如影随形。从发展现状看,我们虽然具有较强的新闻「内容基因」,但却普遍缺乏「商业基因」和「技术基因」,发展和管理上更缺少商业营销思维和技术创新思维。新兴媒体海量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性、广泛的参与性、多样的娱乐性和服务的贴近性,使我们面临着愈来愈多的「本领恐慌」恐慌。只有正视自己「能力不足」的短板,及时充电,顺应媒介变革大势,提升新兴媒介素养,充分彰显主流媒体的引导力,才能不负群众的期待,经得起群众的「拷问」。
勇于自我净化。经得起生活「考验」。戒除「四风」,需要我们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反面案例在警示我们: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元在动摇信念,安逸在滋生懈怠,耳听弦歌,目迷五色,生活中的诱惑无处不在,奢靡之风又常常与权力相伴。我们只有勇于自我净化,敬畏权力慎用权力,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要守得住信仰。信仰是我们的精神之「钙」。只有守得住信仰才能抵御住各种诱惑,才能防止理想信念弱化、服务意识淡化、纪律观念退化、进取精神软化这些「病态」。要能听得进真言。倾听是干群沟通的起点,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点。为什么当一些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发生时,会出现「辟谣没人信、谣言满天飞」?究其根源,就是一些干部在平时工作中懒于倾听,疏于倾听甚至拒绝倾听,堵塞了沟通交流的渠道。要能够坚持对虚言不受、对浮术不听、对华名不采、对伪事不兴,如此才会让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失去市场。要能多出些实绩。邓小平说,做实事才有人信。古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作为领导干部,应力戒华而不实,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一点实实在在「功成不必在我任」的襟怀,少一些面子工程,少一些纸上谈兵,真正干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实践表明,时时保持这种「临考心态」,真正经得起组织上的「考查」、经得起群众的「拷问」、经得起生活中的「考验」,就一定能交出一份合格的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作者 金伟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