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者
作者
全面创新强大深入质量

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 120 周年。家乡人民深切缅怀伟人的光辉业绩和卓着功勋,学习弘扬伟人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奋力把周恩来同志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以此来表达家乡干部群众的无限景仰和思念之情。

周恩来同志是从淮安走出去的一代伟人。他出生在淮安,在淮安生活了 12 个年头。虽然后来离开家乡再也没有回来过,但他始终挂念淮安,挂念家乡的父老乡亲。周恩来同志曾在一个会议上说,1946 年他率领中共代表团入驻南京梅园新村时,「很想从南京回到淮安看看,因为淮安还有我两个母亲的坟。」1949 年以后,他还曾表示,现在全国解放了,「淮安我是一定要回去看看的!」后来,周恩来同志的专机只要途经淮安上空,他就感慨地说:「这次又经过我的老家淮安上空,如果天气好能让我看看故乡就好了。」1959 年 1 月,周恩来同志乘专机从广州返京,当飞机快飞临淮安上空时,他进入驾驶舱对机长说:「能不能拉下一些高度让我看看老家?」他这些话语流露着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热爱之情。但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夙夜在公,殚精竭虑,不得不把这份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深藏在自己的心底,未能完成回家乡看一看的夙愿。

人民总理人民爱,周恩来同志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家乡人民对周恩来同志也无比热爱、无限景仰。一直以来,淮安人民都以拥有周恩来同志这位举世公认的伟人而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他的崇高精神更是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周恩来同志辞世 40 多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弘扬周恩来精神这一主题始终没有换,践行周恩来精神这一传统始终没有变,传承周恩来精神这一责任始终没有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和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淮安调研时提出的深入学习、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指示要求,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系列活动,努力把周恩来精神深深植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中,以此引领推动淮安各项事业发展。

我们坚持把传承周恩来精神作为淮安城市精神的内核支撑。周恩来精神是淮安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全市人民共同的崇高信仰,必然要熔铸在城市精神当中。近年来,我们开展周恩来精神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社会组织等活动,深入挖掘周恩来精神的时代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广泛宣讲周恩来故事,大力宣扬周恩来精神,让弘扬践行周恩来精神成为全市上下的不懈追求。特别是 2013 年在全市组织开展新时期淮安精神大讨论活动,总结、概括、凝练出以「包容天下、崛起江淮」为表述语的新时期淮安精神,「包容天下、崛起江淮」,既传承弘扬了周恩来精神,又体现了时代要求,有力提振了广大干群的精气神、凝聚了团结奋进的正能量,使得淮安加快发展的心更热、水更活、火更旺。今年,我们把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 120 周年活动作为市委重点要抓的五件大事之一,围绕「内塑精神、外树形象、促进发展」目标要求,精心策划一系列具有仪式感的纪念活动,如周恩来同志逝世纪念日举办了《思念与前行——纪念周恩来新诗精选》首发式和大型诗歌朗诵会《穿越世纪的缅怀》,在全市上下进一步掀起学习践行周恩来精神的热潮。

我们坚持把践行周恩来精神作为淮安党员干部的鲜明特质。2009 年,习近平同志在淮安视察时指出:「像周总理这样的一代楷模,是党政干部学习的榜样。特别要学习他做人的风范,首先是做人,再就是做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再就是做一个革命家。」2015 年,在周恩来同志诞辰 117 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周恩来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周恩来同志是全党楷模,作为周恩来同志家乡的党员干部,更应该积极弘扬践行周恩来同志的优秀品质。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作为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用周恩来精神熏陶感染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教育实践等工作中将其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创新打造恩来干部学院、「五德」教育馆等党性教育平台,深入开展「学习伟人周恩来,践行五德作表率」专题教育、领导干部立家规试点等活动,着力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以周恩来精神为教材、镜子和标尺,深学细照笃行,努力使其成为淮安党员干部队伍的鲜明特质。

我们坚持把建好周恩来同志家乡作为推动跨越崛起的不竭动力。1961 年 9 月,周恩来同志对他的亲属说,「我要等到大家的生活都提高了,我再回去。」把淮安城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淮安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既是淮安党员干部的最大责任,也是家乡人民纪念和告慰周总理的最好方式。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牢记总书记嘱托,建好周总理家乡」为引领,紧扣「两聚一高」,持续聚焦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两大目标」,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驱动、特色发展、绿色崛起、富民优先「四个导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质态趋好、后劲增强、活力迸发、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取得了人均 GDP 突破 1 万美元、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标志性转变、淮安高新区创成国家级高新区、获批全国唯一台资集聚示范区并得到省级专门政策支持、两条高铁先后开工建设、在苏北率先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等一系列突破性发展成果,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绩诠释了作为周恩来同志家乡的责任与担当。

高山仰止,风范永存。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 40 多年了,家乡人民永远爱戴他、怀念他,特别是在周恩来同志诞辰 120 周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作为周恩来同志家乡的人民更是深深地怀念他。我们将以中央和省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进一步增强建好周恩来同志家乡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激发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热情,更加广泛地凝聚起推动新时代淮安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具体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弘扬周恩来精神与推进淮安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为动力,以建好周恩来同志家乡为己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积极运用系统化思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扎实推进各项事业探索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引领性发展,加快把淮安建设成为江苏绿色发展先行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引领区、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充分展示建设好周恩来同志家乡的「象征意义」。二是把弘扬周恩来精神与推进民生改善相结合。我们将坚持像周恩来同志那样情为民系、利为民谋、行为民盼,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排出实施一批民生实事,进一步织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富民增收、社会安全「四张网」,让全市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是把弘扬周恩来精神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相结合。我们将坚持以周恩来同志为楷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践行周恩来精神,建好周总理家乡」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周恩来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保持铁一般忠诚,锤炼铁一般作风,严守铁一般纪律,确保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陈伟龄


作者 姚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