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根基层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村干部在实现乡村振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建设一支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勇挑重担的村干部队伍非常重要。近年来,扬中市探索实行村干部队伍职业化管理,逐步实现村干部工资待遇正常化、考核待遇差异化和保险待遇规范化,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
提升政治待遇,让村干部政治上有盼头。注重提升村干部政治待遇,激励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是拓宽提拔渠道。面向村干部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提拔村干部担任乡镇党委委员。二是提升政治地位。注重在村干部中推选「两代表一委员」,增强他们的政治荣誉感。三是强化能力培训。将村干部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年精心组织村书记进行培训。近年来,先后在无锡、苏州、浙江等地举办村书记专题培训班。2017 年以来,创新举办「村书记讲坛」,每年举办四期,计划用 3 年的时间,让所有的村书记全部登台演讲一次,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能力提升到位,让先进的更有动力,让落后的更有压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提高经济待遇,让村干部物质上得实惠。在经济待遇的保障上,重点抓好「三条线」。一是保底线,解决基础保障。实行基本工资的统筹和社会保险的统一办理。村干部报酬由基本报酬和考核报酬组成,基本报酬由市镇两级财政按 1∶1 统筹,按月打卡发放。同时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每 2-3 年调整一次。在社会保障上,村干部参照城镇职工缴纳「两险一金」,社区干部缴纳「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 80%。二是强中线,注重绩效奖励。在村干部年收入构成中,基本报酬只占到 1/2 左右,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考核报酬上,年底一次性发放。各镇(街、区)每年年初制定村(社区)目标责任状,年底对照责任状进行考核;2016 年底,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对村(社区)干部考核激励的指导意见》,对村集体经济总量及增幅、精准扶贫、农村环境考核、特色品牌创建等重点考核指标,实行加减分考核,考核结果与考核报酬直接挂钩。三是拉高线,实施专项激励。针对村书记群体,制定专项激励,一方面实施优秀村书记激励政策,即符合条件的优秀村书记,男年满 60 周岁、女年满 55 周岁后享受事业编制退休人员同等工资待遇,退休后每年可增加收入 2-3 万元;另一方面开展「科学发展十佳村」评选,受到表彰的村,党组织书记按照集体年经营性收入的 0.5% 予以奖励。
规范退职待遇,让村干部离任后有保障。在提高在职村干部待遇的同时,注重加强退职村干部的待遇保障,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一是对于有保险的退职村干部,在职时办理了养老保险,到达年龄后领取养老金。由于扬中市村干部退职年龄是男 55 岁、女 50 岁,男同志要到 60 岁才能领取养老金,在退职到正式办理退休的「过渡」期间,发放退职补助金。二是对于无保险的退职村干部,采取每月定额补助的形式予以保障,退职补助金包括基础工资、综合补贴、工龄补贴、地区补贴四块。三是加大走访慰问力度,对于退职村干部,市镇村三级联动,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走访慰问。尤其是对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退职村干部,送去慰问金和物品,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体现组织关怀。
(作者系中共扬中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扬中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段培华
作者 姚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