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民生幸福的基础

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发出了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号召。实现「百姓富」,归根到底是要让广大百姓家底更殷实、保障更厚实、生活更踏实。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盐城人社系统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策应全市绿色转型发展新常态,立足「人口大市」基本市情,紧扣「改革破题、创新克难」两大主线,主攻「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三大重点,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广大盐阜百姓实实在在地共享了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
一、立足「放大特色、精准就业」,营造量质双升的就业态势
放大「百万老乡」特色,全力助民创业。盐城有 126 万人常年在外打工创业。我们坚持把创业带动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主动策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势,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全民创业「四十条」新政,主攻「有资金有市场的有成人士、有知识有梦想的大学生、有技术有能力的务工能人」三大群体返乡创业,形成了返乡草根系、水乡盐商系、高校学生系、客籍人才系「新四军」创业兵团。全市县县创成省级创业型城市,市本级被评为省级创业型示范城市。2015 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和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评价,盐城均列全省第一。
放大「职教航母」特色,全力强化技能。盐城技师学院办学实力领跑全国同行。我们坚持把高质量就业的落脚点放到强化技能培训、优化就业结构上来,坚持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者就业需求同步、与企业岗位需求同步、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同步,紧扣全市「产业创新十大工程」,连续多年实施「万名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出台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政策,率先在高校推行毕业证和技能等级证「双证」制度。全市连续三年新增高技能人才超 2 万人,领先苏中、苏北;盐城技师学院学生勇夺第 43 届世界技能大赛银牌,实现江苏零的突破。
放大「城市名片」特色,全力引才兴业。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城市名片倍受各方赞誉。我们坚持「敞开心扉、广纳英才」理念,启动实施了「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市县联动三年投入 40 亿元,突出服务盐城大数据产业、中韩盐城产业园等重点产业、重点园区,落实普惠制政策,实行便捷式服务,每年引进 5 万名大学生基础性人才、1 万名技能型专门人才、500 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盐城「爱才城市」品牌促进了四海英才不断汇聚,「515」引才计划实施首年,全市引进高校毕业生 5.3 万人,其中非盐城籍 1.33 万人,同比增长均超三成,实现了引进人才与促进就业的「双赢」。

放大「精准扶贫」特色,全力援助就业。盐城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我们坚持把保障困难群体就业创业作为重要底线,大力度托底稳岗援助就业,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援助基地吸纳等渠道,统筹解决「两困」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零转移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积极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企业改革改制等可能带来的规模失业风险,认真落实失业保险、社保补贴等各项援企稳岗政策,促进就业局势稳定。近几年,全市年均新增城镇就业均超 10 万人,累计援助就业 4.3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
二、立足「共享发展、厚实社保」,构建厚实牢靠的社保体系
共享发展成果,人人享有基本保障。坚定不移地把「人人享有基本保障」作为第一职责,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创新开展了「创建社会保险全覆盖街道(镇、区)」活动,立体式宣传发动、拉网式调查摸底、包干式跟踪服务、联动式参保缴费,推动企业依法参保、居民主动参保,全市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 97%,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
共享援助制度,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坚定不移地把「不让一名困难群众游离在保障体系之外」作为政治任务,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困难群众保障援助制度,规范实施了「爱心助保」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保障援助的长效机制和经费保障问题,累计帮助 2700 多名困难断保职工接续了养老保险关系、帮助 8 万多名困难居民全额交纳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帮助 4 万多名困难居民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共享关爱政策,大病患者二次保障。坚定不移地把「千方百计减少因病致贫返贫」作为刚性举措,在全省率先同步实施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大病补充保险制度,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对大病患者进行「二次补偿」,大病患者人均综合补偿率提高了 10 个百分点,4.2 万人次获得大病保险补偿 1.3 亿元。
共享公平权益,失地农民刚性保障。坚定不移地把「确保失地农民生活有着落、养老无忧虑」作为基本原则,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20 多万被征地农民刚性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市区被征地农民养老待遇「新老同标」、「同城同标」。
三、立足「升级手段、便捷服务」,创建便捷高效的服务品牌
升级平台,城乡居民「就近」服务。在全省率先出台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全面下移了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建成了覆盖城乡、四级贯通的「15 分钟人社公共服务圈」。在全国率先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四个不出村」服务模式,参与起草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全国标准,切实解决了广大农村居民参保登记不会办、保费缴纳不放心、待遇领取不方便、权益查询不清楚的问题。
升级窗口,业务经办「集成」服务。整合系统资源,置换成熟场地,建立了「五险合一」社会保险便民服务大厅和「就业人才合一」人力资源大市场,解决了长期以来社保经办和就业人才服务窗口点多分散、功能交叉的问题,百姓享有了「一站式」、「一窗式」就业社保公共服务。激活市场机制,引入专业力量,在苏北率先成立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建成了江北首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就业人才服务机制更灵活、更专业、更高效。
升级资源,异地就医「实时」服务。积极打破地域障碍,全力对接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全覆盖和转诊上海瑞金、长海、中山三大三甲医院联网实时结算,1600 多名盐城患者便捷享受了上海优质医疗资源。
升级渠道,新生群体「指尖」服务。积极在「互联网 +」大背景下打造「智慧人社」,市县联动推进了「金保」二期工程建设,针对年轻群体的服务需求,构建了「大数据 + 社保」、「云服务 + 人才」、「微服务 + 平台」信息化服务体系,将「盐城人社」服务延伸到了「指尖」。
通过这几年的改革创新,盐城民生幸福的基础得以夯实、体系得以健全、能量得以积蓄,为加快建设协调共享的幸福盐城注入了强大动力。盐城人社系统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改革创新精准发力,优质服务惠及全民,进一步加快营造量质双升的就业态势、构建厚实牢靠的社保体系、创建便捷高效的服务品牌,助推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幸福盐城。
(作者系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刘卫东
作者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