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生幸福工程 贵在出实招收实效

作者
作者
安全服务标准解决项目

民生是科学发展之本、率先发展之要、和谐发展之基。近年来,仪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民,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生改善,推动民生与经济互动发展、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仪征特色的民生幸福之路。

推进民生幸福工程,要把加强和改善民生作为责任和使命

为政之要,在顺民心。多年来,仪征始终把加强和改善民生,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是明确方向标。坚持以民生政绩为第一政绩、群众幸福为第一标准,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连续 9 年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锁定民生主题;每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都优先考虑、安排和解决一些民生议题。二是编制路线图。围绕 2015 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推进计划》,明确民生工作的目标、重点与措施。重点围绕「十二五」期间收入倍增计划,加强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养老「六大体系」建设。三是充实项目库。坚持以项目化手段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每年都排出一批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近几年,每年实施的民生项目都在 100 项以上,涉及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四是落实责任状。对每一个民生项目,都明确年度目标、序时要求,落实责任单位。完善民生项目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民生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加强跟踪督查,实行每月一督查、每月一通报,确保各项民生项目落到实处。

推进民生幸福工程,要不断提高民生支出比重

打造民本政府,首先要建立民生财政。多年来,仪征坚持民生优先,将有限财力向农村、向弱势群体、向民生薄弱领域倾斜,不断提高民生支出比重。「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事业、民生保障、「三农」工作等公共服务投入 49.1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63.6%。一是国家卫生城市成功夺牌。投入 10 多亿元,加强老城区道路、绿化、亮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下力气改造老旧小区、停车场、公厕,开展「五小」行业、爱国卫生等专项整治。2011 年,在扬州率先创成国家卫生城市。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有效改善。针对农村中小水库年久失修、安全隐患问题,投入 2 亿多元,完成 47 座中小水库除险加固;针对丘陵乡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投入 2.5 亿元,在苏中苏北地区率先实现区域供水全覆盖,让全市群众都喝上干净卫生的长江水;针对中北部乡镇群众出行问题,投入 12.1 亿元,推进 333 省道建设,目前已完成投入 4.5 亿元。三是农村环境面貌显着提升。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一年一个重点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2 年,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打造「康居乡村」和环境整洁型村庄,仪征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示范市。四是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近三年投入 3.2 亿元,建设星级高中、优质学校和优质幼儿园,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校安工程。投入近 2 亿元,改善仪征市人民医院、南医大三附院等重点医院医疗条件,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推进民生幸福工程,要做好「规

定动作」和「自选动作」

各个地方经济基础、发展水平不一,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必须立足实际、形成特色。近年来,仪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需求出发,推进了一批民生实事项目。一方面,在「规定动作」上争一流。支持群众创业就业,引导城乡居民发展产权租赁,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2011 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 22565 元、10230 元,均增长 12%。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市幼儿、义务、高中、职业、成人教育协调发展;9 大类 22 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全面实施;各项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加强社会保障,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全面实施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98.5%;逐步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提高群众受益水平。关注困难群体生活,积极开展助医、助学、助困、助孤、助残等慈善救助活动,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另一方面,在「自选动作」上创特色。在农民住房方面,目前已建成一定规模的农民集中居住区 22 个,进区建房 1.2 万户,有效改善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条件。在医疗保障方面,扩大城镇职工医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在全省率先构建了一体化全民医保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在农村五保方面,累计投入 1 亿多元,对全市所有敬老院进行高标准新、改、扩建,全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 80% 以上。在社会管理方面,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在扬州率先构建市、镇、村三级社会管理服务平台。

推进民生幸福工程,要有群众支持、参与和监督

只有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民生工作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多年来,在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中,仪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成果由群众共享。一是吸收群众决策。在每年排选民生幸福工程时,都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征求各界群众,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力求在民生工程的项目选择、实施时序上,充分把握群众需求。邀请市政府督查专员、市民代表列席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参与民生项目决策过程;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充分履行公示、听证等程序。二是发动群众参与。特别是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等过程中,始终注重上下联动、城乡互动、全民齐动,通过建立文明岗、招募志愿者、聘请监督员等形式,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形成了众志成城、合力奋进的生动局面。三是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市委常委扩大会、市民开放日、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公布民生幸福工程推进情况,听取群众建议,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在全省率先开通「12345 市民服务热线」,集中受理、分类处置、限时办理市民诉求。「中国仪征」网站先后 4 次荣膺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县级)第一名。

推进民生幸福工程,要顺应民生工作新期盼

民之所盼、政之所应。仪征将积极顺应群众对民生工作的新期盼,推动民生工作由「五有」向「五优」转变,着力打造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仪征。一是让劳者优其得。继续把加快富民作为仪征发展的突出任务,通过产业、创业、就业、物业等综合方式,全面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到 2015 年,力争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440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8400 元。二是让病者优其医。围绕「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进一步完善一体化全民医保体系;加强大病医疗救助和城乡医疗救助,逐步扩大报销种类,提高报销比例。扎实推进基本现代化医院创建,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建成城乡「15 分钟健康服务圈」。三是让学者优其教。巩固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统筹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优化全市学校布局规划,推动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继续推动资金、师资、设备等要素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四是让老者优其养。按照「个个有保障、年年有增长、城乡都一样」的要求,继续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加大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的补贴力度,稳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等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多元化养老事业,构建标准有别、层次不同、面向社会的养老体系。五是让住者优其居。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公租房,适度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有效推进危旧房改造。


作者 张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