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

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为推动泰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劲精神动力。
一、注重方向导向,增强使命担当。宣传思想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一是学深悟透新思想。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市委全会精神,以新思想「入心」工程为总抓手,全面推进理论武装工作体系建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贯通,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二是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认真组织开展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办好「践行嘱托开新局」等专题专栏,集中反映全市上下「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和具体成效。深入做好重大主题宣传,策划开展「接续奋斗『十四五』、接力奔跑新征程」主题报道,坚持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同向发力,更好地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三是抓紧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一盘棋」格局和「一唿百应」态势,严格对照「九种情形」落实追责问责,推动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负起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聚焦教育、宗教、网络、文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落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风险防控「四项机制」,用好「三张清单」,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落实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快建立引导、管控、发展「三结合」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二、注重创新创优,推动分众传播。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根据时代特色和受众特点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一是故事化表达。我们要把想讲的和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巧妙运用介入式、嵌入式等方法,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大众化」和「化大众」结合起来,善用「网言网语」「微言微语」「青言青语」,讲好理论故事、红色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百姓追梦故事,推动理论从抽象到具体、从深奥到通俗。二是分众化宣传。坚持分类施策、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群体差异性、选择性、多样性的理论需求,实施精准「滴灌」、「靶向」供给。聚焦「新青年」,实施「育心工程」,组建「三新」(新入职公务员、新入党人员、新提拔领导干部)专题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大赛、基层宣讲活动,培养一批理论宣讲骨干。聚焦青少年,实施「润心工程」,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精品思政课」评选、「马克思主义·青年说」「青年思享汇」等活动,筑牢成长成才思想根基。聚焦基层群众,实施「乐心工程」,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推动理论宣讲进基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信息化传播。坚持移动优先策略,用好用足媒体融合发展优势,综合利用报、台、网、微、端、屏等资源,突出「微传播」和「融媒体」理念,制作一批短视频、H5、Vlog 等融媒体产品,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网络座谈等各种新应用、新工具,推出主题鲜明、现代感强、形式活泼的理论宣讲产品,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推送。打出理论传播「组合拳」,构建形成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线上线下共同发声的传播矩阵。
三、注重融通联通,凸显平台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深入推进「两中心一平台」建设。按照「上下贯通、左右融通、社会导通」的理念,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积极整合优质资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全力打造「两中心一平台」融合发展的「泰州样本」。完善「2+6」市县(区)级融媒体中心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努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中更好地发挥主流舆论引导作用。探索建立「新闻 + 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高标准打造融媒体中心,打通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好用好「学习强国」泰州平台,创新内容形式,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基层宣传工作新格局。二是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成立红色文化协同研究中心,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档升级。在人民海军诞生日、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各种具有庄严感、仪式感的纪念活动。放大典型示范效应,不断完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十行百星」、最美人物、新时代好少年等各类道德典型的选树、宣传、礼遇机制,加强好人园、好人馆、好人广场、美德善行榜等各类阵地建设,打造「大爱之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三是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标准编制「十四五」文化建设专项规划以及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按照「文艺精品以奖亮泰,文化惠民以节会泰,文旅融合以业兴泰」总体思路,加快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全力打造「文艺泰州」。彰显「文艺泰州」标识,厚植江海文化基因,着力打造梅兰芳、泰州学派、里下河文学、郑板桥等四大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坚持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并重,健全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共建共享。以「文化 +」「互联网 +」为抓手,挖掘建设一批文化产业载体,引育并举推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构建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四、注重合力聚力,精心打造队伍。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宣传工作机制创新年」活动,致力锻造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时代新军」。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当好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善于政治鉴别,当好批驳错误言论的「战斗员」。带头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涤荡思想灵魂、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建强工作队伍。致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工作队伍,切实抓好党性修养锤炼和政治能力锻炼,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开展「四力」教育实践,注重问题导向,活化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宣传干部的学习、策划和实际执行能力,真正成为行家里手。三是锻造过硬作风。以人民为中心,结合实际、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把各项部署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政策制度和办法举措能落地、真落地。坚持「虚」功实做、「挂图作战」,争做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攻坚克难、奋勇争先,自觉以「走在前」为动力、以「作表率」为标尺,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
作者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