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行业廉政文化建设之路

作者
作者
先进深入系统规范运行

反腐倡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用好丰富深厚的廉政文化资源,培育涵养积极健康的廉政文化。近年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护廉、润廉、促廉、督廉为抓手,以行风建设、医德塑造等为切入点,走出了一条医疗行业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子。

加强廉政建设领导,全力「护廉」。成立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对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分层次、全方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与党支部签订主体责任书,党委班子成员与分管的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主体责任书,切实将廉政建设责任传递压实到每一个科室班组、每一名医院职工。认真落实「部门自查、重点抽查、专项督查、半年检查、年底考核」的「四查一考」机制,每年向上级主管部门、派驻纪检组报告医院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一岗双责」履行情况。

大力营造廉政氛围,全力「润廉」。在全院开展廉政文化「四进二建立」活动,即进办公楼、进办公室、进网络、进手机,建立「清廉康复」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建立廉政文化教育室,营造浓厚的廉政氛围。制定《关于开展医疗卫生行业新时代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的计划》,组织全院干部职工查找和整改存在问题,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荣誉感。开展「十大医德标兵」、行风建设先进科室评选活动,表彰医德考评嘉奖人员,发挥廉政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教育防控风险,全力「促廉」。开展「以案促廉」警示教育,组织全院 200 多名班组长以上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漩涡》,制作《医疗行风建设「九不准」》微视频,时刻提醒医务人员把「九不准」作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各职能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均对照业务职能,重点围绕管人、管事、管财、管物等权力运行过程,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需负责」的原则,梳理更新部门科室权力清单,分析并查找出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建立建设合同和廉政合同「双签」制、建设单位廉政信用档案制,以及廉政行为告知书、廉政保证金等各项廉政建设制度;在采购活动中,建立供应商廉洁供货承诺制、供应商「黑名单」制度,凡拒签廉洁供货承诺书和列入「黑名单」的供应商,一律取消其参加招投标资格。

强化作风监督,全力「督廉」。结合行业特点,先后开展了「阳光收费便民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廉洁行医」专项整治行动、「行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检查医疗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净化医疗服务环境。组织纪委委员到采购中心、检验科进行廉洁从医专题调研,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督查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通过软件实现对高值耗材的实时核销、条码管理和溯源管理。对药品、高值耗材使用情况进行点评,促进药品和高值耗材的合理使用。聘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市民等担任行风监督员,对医院的医疗服务、廉政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监督。建立投诉受理中心、患者出院随访中心,设立意见箱、意见薄,召开病员座谈会,开设职工「我有话说」微信投诉建议平台,全方位收集患者和职工的意见建议,接受社会评价和监督。

(作者系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监察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佳婧


作者 李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