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中医药惠民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必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近年来,江苏省中医院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仁人爱院,待患若亲」的理念,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今年是我省医改落实年,新常态要有新气象,新医改要有新作为,我院将把群众满意作为医院发展建设和中医药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医办院方向,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再作新贡献。
公益定位 特色服务
江苏省中医院是政府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公立中医医院,必须坚持公立中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和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
积极进行医疗和中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新一轮医改进入深水区、攻坚期,2015 年下半年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所有西药和中成药实行零差率,面对取消「以药补医」的医改新常态,医院积极进行医疗和中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挖潜增效,提档升级。积极打造中医特色明显、中西医结合优势明确的急诊、重症医学体系,在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上下功夫,在满足社会预防医疗康复养生等健康多元化中医药需求上下功夫。加强「四合理」管理,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以增加中医药特色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来吸引患者,让群众受益,不增加患者额外负担。2015 年医院门急诊量达到 472 万人次,患者遍及省内外,中医药健康服务人群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探索中医院联合体建设。2013 年医院同南京市秦淮区政府探索「院府合作」模式,15 个重点专科与秦淮区的 1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帮扶,专家定期进社区坐诊带教查房,促使优质中医资源下沉社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名医服务。2014 年和 2015 年领头分别成立南京都市圈中医院联盟和苏皖地区市级中医院战略联盟,努力打造中医院联合体,共 30 家县市级中医院积极加盟,在中医院间搭建了医疗协作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科研合作平台、医院管理平台和信息化平台,推进中医药事业改革、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和深化医改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积极拓展互联网 + 医疗业务。医院在信息化上加大投入,积极建设互联网 + 中医、互联网 + 中药、互联网 + 医院等最新服务模式,努力让患者获得最佳的就医体验。如开发手机 APP 软件,在智能手机上实现预约、挂号、缴费的功能;推出省中医院微信平台,精准推送各类医疗、健康服务信息,宣传名中医、名中药以及中医药传统文化。针对需要长期复诊的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等慢性病,利用互联网 +,进行专业健康管理,线上与线下、治病与养病紧密结合起来,极大方便患者。2016 年,医院将重点建设网络医院,充分发挥中医专家优质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医远程诊疗,患者在省中医院网络医院的平台上,完成挂号、就诊、缴费全部流程,最后在家里即可接收医院通过快递送达的中药,接受治疗。
薪火相传 创新发展
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坚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当代中医人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也是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服务人民健康的内在需求。
全面推进「四名战略」。中医药特色优势是医院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柱和立院根本,必须常抓不懈。制定《中医药特色优势改进工程》,深入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名方的「四名」战略,积极打造专科、专病、专家、专药的「四专」特色,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进一步完善我院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目前医院有 4 名国医大师,2 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2 名中国医师奖获得者,25 名国家级名老中医,60 名省级名中医、名中西医结合专家,171 名院级名医;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 6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14 个,省级重点专科 23 个。加强与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积极推动中药道地药材基地建设,2014 年医院和贵州信邦签订了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合作协议,开发了近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新建了中药饮片炮制、加工基地,保证中药品质和临床疗效。成立「中药特色服务中心」,开展膏方以及传统丸、散、膏、丹等中药特色剂型服务,满足患者个性化健康需求。成立「中医传统诊疗中心」,鼓励挖掘、整理民间验方、传统技法,加强中医技术的开发应用。通过中医药供给侧服务改革,提高医院中医药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打造现代医学中西医结合「巨头」。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丰富和完善中医药医疗保健模式,提高中医药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我院努力做到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大力发挥中医龙头、西医拳头作用,使中西医优势互补,打造中西医结合「巨头」。比如联合三甲医院共建中西医临床协作中心,积极申报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平台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中西医联合攻关,提高临床疗效,形成业内专家广泛认同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探索建立中西医临床协作的长效机制和模式。
「书香省中」 德艺双馨
深入开展学习国医大师主题教育活动。号召全院上下学习医院 4 位国医大师「融会贯通、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术,严谨笃学、追求卓越的治学态度,发展中医、服务人民的高尚医德,甘为人梯、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光启后学、立功立言的宗师风范」,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医护教职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医院唿吸科和妇科先后获得省市巾帼示范岗荣誉称号;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 2015 年被推选为全国十大最美医生,走上中央电视台的颁奖典礼;还有多名医生护士当选江苏省「医德标兵」和南京市「十佳医生」「十佳护士」。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共建和谐社会。深入开展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无偿献血、健康义诊等公益活动。成立「杏仁」志愿服务总队和针灸康复科「针康」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达 900 余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新形式、新内容,提高医疗服务管理水平,努力营造医患和谐的良好氛围。医院还充分发挥综合性三甲中医院的技术和管理优势,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工作,继续坚持援建新疆伊犁自治州中医院、延安市中医院以及省内区县中医院,无偿培养共建单位选送的进修人员,由输血变成造血,提高当地医疗水平。
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当前,中医药事业迎来最好发展机遇,作为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积极发挥基地的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医德医风教育平台作用。医院与秦淮区第五初级中学积极加强合作,启动中医文化进校园建设项目,在中学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宣传中医药文化,帮助学校开发中医药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举办赴中药原产地采药识药活动,建设「百药园」校园环境和中医文化长廊,在学生中种下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因。
责任编辑:刘卫东
作者 方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