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推进理论融心见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提高群众思想觉悟,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基层理论宣讲是推动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泰兴市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思想「入心工程」为抓手,深化拓展「理上心来」省级宣讲品牌内涵外延,努力做活「融入、融通、融合」三篇文章,积极打造纵向联动、横向融合的双线理论宣讲路径,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习宣讲大格局,让广大干群畅享理论「精神大餐」。
融入「主阵地」,厚植「理上心来」品牌内涵。建好用好三大阵地,把理论宣传宣讲与阵地建设管理融会贯通,讲好党的故事、英雄故事、新时代发展故事,不断厚植品牌内涵,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一是「红色阵地」筑初心。建好红色历史「基因库」,编制泰兴「红色地图」,放大中共江浙独支纪念馆、黄桥革命历史纪念地、杨根思烈士陵园等基地红色教育示范效应,推出「庚玺」「火红旗帜」等 5 条红色学习打卡线路,优化布展陈列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和载体,开展「一次参观学习、一场理论宣讲、一次现场感悟」的「沉浸式」「代入式」学习宣讲,切实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在全市镇街、部门、企事业单位打造各具特色的「红色课堂」,深挖红色资源,开发精品党课,用好用足「家门口」的鲜活教材,「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重温光辉历程,感悟初心使命。二是「实践基地」优素养。如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时代课题和重要使命,全市宣传思想战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成立党员教育实践基地,为全市党员干部提供理想信念、红色传承、革命传统等学习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好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理论宣讲平台功能,分层分类设立理论名师、理论骨干、「百姓名嘴」工作室,组织开展「习语共鸣」千场读书沙龙,真正让党的理论与基层「零距离」。三是「系列讲堂」汇动能。不断彰显理论宣传宣讲在服务大局、助推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着力增强道德讲堂、先锋讲堂、廉政讲堂的理论底色,持续开展理论沙龙、学习分享、交流研讨等各类「我来读」「我来讲」「我分享」活动,在思想碰撞中提振党员干部投身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探索建立「头雁论坛」「乡村振兴讲坛」「创业富民论坛」等特色讲堂,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开设「银杏树下」乡村大喇叭讲堂,聚焦基层关注点,按月编排宣讲菜单,依托遍布全市的广播布点终端,设置党的二十大精神导读、政策解读、「百姓名嘴」宣讲、红歌欣赏等栏目,多角度、全方位传播党的理论,推动形成覆盖全域的「大宣讲」格局。定期开展大喇叭优秀栏目评选活动,对优秀作品进行深度打磨,广泛推介。
融通「新平台」,拓展「理上心来」品牌外延。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丰富方式手段、平台载体,把讲台让给群众,把话筒交给群众,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理论 + 非遗」唱响「好声音」。深入挖掘泰兴「非遗」鼓儿书的育人内涵,进一步丰富鼓儿书说唱形式,改进说唱节奏,优化说唱配乐,融入音乐快板、音诗画、三句半、红歌联唱等艺术形式,探索推出「一鼓一说一唱」的理论宣讲新模式,持续开展打鼓说唱新思想基层行系列活动,举办「喜庆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精神百场宣讲专场,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结合,制作推出打鼓说唱《奋进泰兴再扬帆》《高歌奋进新征程》等一大批雅俗共赏、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理论文艺精品作品,鼓儿书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获评为 2022 年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二是「理论 + 网络」实现「云共享」。积极构建新时代的理论传播话语体系,大力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组建「闪亮的星」青年理论宣讲服务队,持续开展「新思想青年说」「新思想主播说」等特色活动,涌现出「青听理响」「言之『邮』理」等一批富有影响力的青年理论宣讲品牌,制作推出《银小杏带你学理论》系列微宣讲动漫、「手说二十大」微宣讲视频、《数读十九届六中全会》系列微宣讲视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系列微课等网络「爆款」产品 100 余部。三是「理论 + 政策」为民办实事。致力思想上共振,创新开展「你唿我应」为民「双解」行动,依托遍布全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面向基层群众深入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你惑我解」集中宣讲 1865 场次,通过析事明理、解疑释惑,让百姓在「日用而不觉」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致力行动上共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设置「你唿我应」群众问题意见建议箱,公布「佤的泰兴」民生问题征集小程序二维码,深入摸排群众「急难愁盼」,建立健全群众「点单」知民心、平台「派单」贴民心、部门「接单」应民心、组织「晒单」暖民心、群众「评单」畅民心的工作机制,组织各类志愿服务队开展直播带货、官方带娃、扶老助残等「你难我解」志愿服务活动,「五单五心」工作法在泰州全域推广。
融合「生力军」,筑牢「理上心来」品牌根基。坚持将理论宣讲平台置顶,全力打造集宣讲人才「训练营」、特色品牌「孵化器」、优质资源「集散地」为一体的「中央厨房」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样板,让「理上心来」志愿宣讲服务队真正成为最受党群欢迎的理论宣讲「生力军」。一是整合资源优结构。发挥市委宣传部组织优势、市委党校理论优势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优势,建强以市镇两级党委宣讲团、特色宣讲团、「百姓名嘴」宣讲团、青少年志愿宣讲团为主体的理论宣讲「四支队伍」,组建「理上心来」宣讲大联盟,围绕理论热点、政策难点和群众关注点,定期组织专家学者、思政教师、理论骨干力量集中备课,积极探索「专业 + 草根」互融、「专职 + 业余」互补、「主讲 + 受众」互动的「理论名师 + 百姓名嘴 + 草根学员传递培训」模式,打造多层次理论宣讲队伍体系,畅通创作、编排、演出、传播全过程,制作推出理论性、艺术性俱佳的高质量理论宣讲作品,推进理论宣讲大众化、通俗化。二是平衡供需显成效。整合全市理论宣讲品牌资源,梳理「宣讲清单」「需求清单」「供给清单」,精准摸排群众需求,畅通供需对接,探索构建「智慧 +」点单宣讲运行机制,实现队伍市委宣传部统一调配,资源市镇村三级共享,推动学习宣讲资源效应最大化。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七进」,针对不同群体宣讲需求,点单化选派志愿宣讲队伍。围绕进机关,开展「青听理响」「每日悦读」系列宣讲;进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进企业」系列宣讲;进城乡社区,深化「言之『邮』理」品牌,组织「邻理之间」「银杏树下」等系列宣讲,开通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理论巴士」;进校园,组建「青言青语」轻骑兵,开设「大先生」专题报告会,开展「青言青语润初心」系列活动;进军营,开展「理响军营」宣讲活动,深入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髓要义;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理浓两新」系列宣讲;进网站,打造「泰 i 理 e 起学」系列宣讲,推动形成各具特色、遍地开花的学习宣讲生动局面。三是优化机制聚人心。坚持因时因势因需,持续优化新思想「五微五进」机制,依托「庚玺学堂」「板凳学习会」「鼓儿书场」等特色载体,深入开展「百名书记带头讲、百名模范现身讲、千名志愿者身边讲」活动,着力构建「理论宣讲、思考感悟、学习反馈、跟踪解答、学以致用、总结提升」的全过程、全链条理论学习宣讲闭环机制,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明白、形势讲清楚、政策讲透彻,积极回应基层所想、群众所惑、百姓所盼,讲出「百姓味道」「时代味道」,讲活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运用,推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作者系中共泰兴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责任编辑:段培华
作者 张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