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讲如何更走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为打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热土,如东县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抓手,深入实施「理润扶海」理论传播品牌工程,坚持时代化要求、大众化传播、生动化表述,聚焦解决「讲什么」「谁来讲」「讲得好」问题,以鲜活载体推动宣讲内容「实起来」,宣讲方式「活起来」,宣讲队伍「强起来」,以务实举措推动「理」的声音入脑走心,飞入寻常百姓家。
聚焦「讲什么」,把好宣讲内容「原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理论宣讲是加强党的理论武装的重要途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新时代理论武装工作要求,需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内容为王」,突出政治性和针对性,让宣讲内容「实起来」。坚持突出政治性。坚持立足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推动党员干部从政治上看问题,确保宣讲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通过打造集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研究于一体的三维理论宣讲「共同体」,发挥 70 个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以「扶海大学堂」为主体的各级各类理论载体平台和 15 家「理润扶海」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深层内涵,以强大的真理力量引导基层发展实践。坚持突出针对性。理论宣讲的针对性在于确保宣讲内容能够精准地满足不同行业、职业和地区群体的需求。在开展理论宣讲前,注重了解不同宣讲受众的需求,针对性加工宣讲内容,面向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社会组织采取「点单 + 送餐」的模式抓实理论宣讲。坚持突出实效性。针对基层实际,通过推出理润扶海·「红蓝」对接暨理论宣讲进发展现场、谈事说「理」暨有事好商量等一批面向发展一线的特色理论宣传项目,有力提升理论宣讲的针对性和匹配度,把「沾泥土、带露水、冒热气」的理论讲到群众心里,实现入脑入心。
紧扣「谁来讲」,锻造理论宣讲「常备军」。做好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关键在人,加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必须努力锻造并用好一支热爱党的创新理论,善用党的创新理论的基层理论宣讲人才队伍。注重通过分层次、宽领域建立宣讲队伍,整合各类宣讲人才资源,加大培育培训,推动宣讲队伍专业化建设,强化宣讲实践锻炼。注重整合资源强队伍。遴选培养一批能够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的优秀理论宣讲人才是锻造理论宣讲「常备军」的重要抓手。我们坚持让懂理论的人讲理论,让爱宣讲的人作宣讲,整合党员领导干部、理论专家、「百姓名嘴」、先进典型等人才资源,依托高校(党校)资源力量,联合组织开展高校(党校)、地方双方理论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阐释工作合作交流,组织「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主题宣讲进基层、「金句我来讲 乡音传党音」微宣讲、「让世界听见『理』的声音」优秀宣讲员选拔等活动,通过强化资源整合不断夯实理论宣讲人才队伍建设基础。注重内外联建强素养。实践证明,加强基层理论宣讲,深化理论宣讲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走出去」与「迎进来」相结合。我们坚持组织推动理论名师「走出去」宣讲和把理论专家「迎进来」开展培训相结合,推动县内外理论宣讲人才队伍联合锻造,积极组织开展「联建联学联讲」,不断提升理论宣讲人才队伍建设成效。近年来,我们通过组织理论名师到北京、深圳等如东商会以及陕西汉中、青海贵德等挂钩联系地区开展理论宣讲交流联学等活动,为持续深化理论宣讲联学联建和推动县内外理论宣讲人才联合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注重一线宣讲强实践。深化基层理论宣讲,重在实践。我们将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安排和任务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理论专家、「理润扶海」宣讲员三支队伍作用,加强在理论宣讲实践中加强人才队伍锻炼,紧密结合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紧扣住党员干部群众理论需求,组织理论宣讲队伍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和靶向式宣讲,把理论宣讲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以高质量理论宣讲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标「讲得好」,提升理论宣讲「穿透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宣传要「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这就要求我们对标「讲得好」这一标准,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将理论政策、主流思想「精准滴灌」在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心田。开展特色活动,打造理论宣讲「新品牌」。坚持立足基层实际,积极探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新载体、新模式、新方法,注重发挥特色活动在理论宣讲「新品牌」打造中的推动作用,在组织开展主题宣讲进基层活动基础上,通过持续打造「扶海半月谈」「强国有我·少年说」「新思想·扶海青年说」「通途在线·好通驿站」「向新而行·理润扶海」调研式培训宣讲等一批特色理论宣讲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到边到底。打造多元平台,开拓理论宣讲「新渠道」。充分用好基层理论宣传载体平台在提升理论传播实效中的积极作用,注重发挥扶海大学堂以及特色讲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公共阅读设施、「学习强国」线下体验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大线下理论传播阵地功能,开展多层次、立体式、集中式宣讲。以「理论 + 融媒」「网络 + 宣讲」形式,推动实现理论宣讲云端化。推动实施「新思想 我主讲」理润扶海云学堂项目,每月一专题,邀请名师讲授,线上线下实时转播。创新推动「理润扶海·实境联学课堂」「理润南沙说书场」等一批理论宣讲「流动课堂」,根据不同人群理论学习需求灵活开展宣讲。学习典型经验,推动宣讲走亲「新实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直达基层、触动人心,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需要有效用好理论宣讲资源共用、成果共享机制,推动县内外理论工作者联合开展理论研究、学习交流、实践活动等,不断形成工作合力。我们将以深入学习建设东西部县际「理论宣讲共同体」典型经验为抓手,推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把理论宣讲融入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对口合作,推出一批省县联学、县际联学、县镇(区、街道)联学、省外联学共建等「理论宣讲走亲」联学重点项目,有力有序组织开展各层级理论宣讲走亲示范活动。
(作者系中共如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
作者 吴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