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品牌经济 助推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勾画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江苏正处于加快实施「八项工程」、奋力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这些都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证明,实施商标战略,发展品牌经济,已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行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品牌经营是市场主体竞争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处于短缺经济时代,作为市场主体,企业的生产经营以产品为中心,皇帝女儿不愁嫁,只要质量有保证,销售就会有保障,那时的企业基本上是以产品经营为主导形态。从 90 年代中期开始,我们经历了从短缺向饱和市场的快速过渡,全社会进入了品牌消费时代。
随着外资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洋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占领和挤压,江苏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自主品牌逐步淡出市场和公众视野。与此同时,外资大量进入后也使我们的自主品牌发展出现严重短腿,许多合资企业直接使用外国品牌,而许多本土企业尤其是中间产品企业还在沿袭过去的思维和方式,靠生产打天下,为洋品牌定牌加工,虽然在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自主品牌建设未能及时跟上,迟迟打不开局面,国内外市场自主品牌产品严重短板。据统计,江苏制造业规模约占全球 1.5%,但大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仅占出口额的 10% 左右。
因此,树立品牌经营的理念,以品牌为载体和纽带,有机整合企业的资金、技术、质量、管理、文化和人才等各方面资源和要素,培育打造优势自主品牌,抢占「微笑曲线」最高端,已经成为市场主体竞争发展的必然选择。
品牌经济是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经济转型在宏观上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层次从低端转向高端,生产经营由粗放转向集约,规模扩张由外延转向内涵。而经济转型的重要前提是市场主体的转型,也就是广大企业的市场运作和发展方式也要同步甚至提前转型升级。因为归根结底,宏观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由具体的市场主体来完成,企业自身的转型对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发展创新型经济,品牌的作用日益显着。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要经过由产品到品牌的转化才能变为真金白银,要通过品牌营销得到市场的认可,通过品牌竞争确立市场的优势,通过品牌保护来维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创新积极性。
因此,江苏经济要提档升级,必须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坚持自主品牌与自主创新一起抓,将创新成果转变为品牌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
实施商标战略是发展品牌经济的核心与关键
品牌经济时代,企业获得利润的最大源泉是品牌,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是追求品牌价值的增值和运用。那么,发展品牌经济具体如何着手?我认为,不管企业开展品牌经营,还是地方(国家)发展品牌经济,核心和关键就是实施商标战略,这是由商标的功能、商标与品牌的关系,以及商标战略的本质和目的所决定的。
(一)商标的功能日益丰富。一件商标从注册起,通过使用和宣传,其功能不断拓展,最初只是商品或服务的识别标志,在市场运用中产生了品质保证和广告传播功能,承载了企业的商业信誉,这种信誉就成为品牌价值,承载较高商誉的商标即成为知名品牌,其功能更加丰富和强大,上升为具有生产要素、价值运用、竞争手段和资源配置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市场活动元素。商标功能的持续拓展,其品牌价值也得到不断提升,像可口可乐、苹果、谷歌等世界顶尖知名品牌,其品牌价值已达上千亿美元。一个高知名度的商标,不仅可以使产品销量大增,还可以决定市场价格和区域划分,甚至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和决定相关资源的配置,对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有着巨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二)商标与品牌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表述。三大传统知识产权当中,专利是为了激励、保护发明创造,版权是激励、保护智慧创作,而商标则侧重于通过承载企业凝聚在商品和服务上无形资产价值的方式,激励企业提升市场行为能力和商业信用,保障和运用各类知识产权成果实现市场价值。在实际经营中,商标和品牌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表述。商标是商品的标志,品牌是商品的牌子,目的和作用都是为了区别商品或服务,其基本特征都是商品或服务的识别标志。在实际运用中,商标侧重于法律,侧重于经营者的权利,是品牌的法律用语,品牌侧重于市场,侧重于消费者的认知,是商标的市场形象。用无形资产价值来考量就会发现,商标与品牌不仅外延相同,内涵也完全一致。从市场活动来看,商标是品牌的本体,品牌在市场活动当中,体现身份、展示形象、实现价值、行使权利和发挥作用的,无一不是由商标来实现。
(三)商标战略的本质就是品牌经营。商标战略,是指以商标的创立、管理、培育、运用和保护为主线的企业经营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以品牌价值的提升和运用为核心所进行的一系列经营性谋划和制度性安排。按照实施主体不同,商标战略可以分为企业商标战略和政府(国家)商标战略两个层面。企业商标战略即是企业的品牌经营战略,是企业以商标权利管理为中心、商标价值的培育为手段,商标价值的运用为目的的发展战略。政府(同家)商标战略主要是针对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所作的法律保障和制度安排,要为整个商标战略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实施商标战略的实质是推动企业全方位开展品牌经营,促进企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和国家提升品牌经济发展水平,培育壮大自主品牌,增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商标战略实施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我们在商标战略实施的政策扶持、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目标措施等方面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真正实现了部门联动和上下互动。截至去年年底,全省有效注册商标已超过 41 万件,全省行政认定的驰名商标数量达 424 件,三年间分别增长了 1 倍和 2.12 倍,年均增长 33% 和 70%,驰名商标总数占全国总量的 9.48%,仅 2012 年就新增驰名商标 137 件,年度增量居全国第一。
商标战略的有效实施,成功培育了一大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知名品牌群体,显着增强了我省经济竞争力。「沙钢」、「徐工」等制造企业,「红豆」、「波司登」、「海澜之家」等服装企业,以及「洋河」、「今世缘」等酿酒企业,以品牌为引领,加快技术升级和创新步伐,成为由「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的典型代表;「苏宁」、「苏果」作为零售服务企业,以品牌为纽带,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品牌连锁和营销模式创新,现已成为江苏乃至全国两颗闪耀的明星;以「好孩子」、「东成」、「国强」等为代表的江苏出口企业,不断强化商标国际注册,以品牌为竞争工具大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力地助推江苏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的转变;与此同时,全省还涌现了像「盱眙龙虾」、「淮安红椒」、「洞庭山碧螺春」等闻名全国的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层次,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品牌建设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样明显,我们以省、市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为抓手,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全省形成了叠石桥家纺、官林电缆等一批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公共品牌,既推动了产业转型,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全省 28 个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所在的县(市、区)均成功跻身全国商标百强县行列。
责任编辑:金雯
作者 贺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