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解难题

作者
作者
分析研究解决项目高效

金凤村是我「三解三促」的挂钩村,前期我已经多次到该村进行调研和走访。今天,我再次进村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会商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难题,进一步细化富民强村的思路和举措。

在村里,参加了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交流很热烈,大家分析了金凤村的优势和特点,可以说是「四有农村」:一是有较好的区位交通优势。金凤村「北接洋口港城、南临掘港县城」,洋口大道、洋口运河、县城一环路穿村而过,优势明显。二是有较好的自然资源。该村处于传统农业耕作区,绿色生态,环境优美,全村上下正在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努力。三是有较好的现代农业产业基础。现有连片设施种植面积 520 亩,其中葡萄园 150 亩、出口蔬菜基地 300 亩、草莓园 70 亩;分散种植大棚西瓜约 1200 亩。现拥有市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一个,彩色乔木基地一个。四是有较好的农产品市场化意识。全村现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7 个、农民经纪人 15 人。西瓜、草莓、葡萄、青花菜等特色果蔬在农产品经纪人的市场开拓下,农超对接初具规模,「金凤」系列农产品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美誉度。

对此,大家充满信心,认为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示范园建设,做好园区产业规划,加快土地流转,并在培育本村种植大户的基础上,着力引进外地资本和人才参与园区建设,促进园区高品位建设、特色化发展。

座谈会后,与村班子成员就当前遇到的一些具体难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主要是道路、沟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我深深感到,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惠民工程实施等资金需求,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下午,慰问了两户困难家庭。我们先来到于国林家。于家 3 口人,老婆痴呆,儿子 30 岁,在外打工,虽有收入,但入不敷出,家贫如洗,对照政策又未能进入低保。看了这样的情况,我深感忧心,让金凤村积极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想办法先将厨房整修好。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关心其儿子工作和生活,帮助其介绍对象,组建家庭,使其为家庭脱贫致富作出应有的努力。接着走访困难户郭新月一家。老郭夫妻长年生病,均动过大手术,加之老郭母亲最近过世,家里积蓄用光,房屋破旧,遇到雨天,厨房无法生火,粮食、衣服均寄存到邻居家。走访两户困难户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对基层困难群众,仅仅关注照顾他们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增加农民增收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和求助机制,才能真正让农村困难群众居有定所,衣食无忧。

随后,我们还现场踏看了该村彩色乔木基地和葡萄种植园。这个项目是增加村营收入、带动农村就业、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村庄面貌、提升农村绿化水平、增加休闲旅游资源等一举多得的好项目。听村支书徐红霞说,该项目二期 500 亩的土地流转正在实施。我鼓励金凤村要全力做好服务,乘势而上,努力把该项目做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效。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在推动农村发展,根本是富民强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围绕富民强村这条主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完善保障和求助机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推动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陈伟龄


作者 潘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