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前行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的政治,牢牢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以「四个必须」为重要遵循,以「四个走在前」为路线指引,落实好高质量发展中的各项任务,奋力推动「江苏号」经济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砥砺奋进、破浪前行。
深刻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对标责任使命,高质量发展是落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要求的核心要义。「争当表率」,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争当全国高质量发展的表率。「争做示范」,就必须准确把握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这一本质特征,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拓展更大发展空间。「走在前列」,就必须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政治,奋力展现走在前做示范的新气象新成效。这既有具体实践内容,又有明确目标定位,高质量发展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题。
纵观发展全局,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宏伟蓝图的根本路径。「经济强」突出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百姓富」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环境美」道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社会文明程度高」强调了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四个方面各有侧重又相互贯通,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实现这一宏伟蓝图,根本路径就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
聚焦当前任务,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深刻把握「稳」与「进」、「立」和「破」的辩证关系,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真正挑起大梁,是落实好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的前提和基础。稳是大局,要着力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为「进」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进是方向,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必须坚持先立后破,以培育壮大增量来调整优化存量,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023 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93180 亿元,同比增长 5.8%,经济增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更加突出。2023 年 1—11 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5%,比 1—10 月回升 0.1 个百分点。有效需求持续恢复,服务业发展支撑有力。2023 年 1—11 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6.6%、5.4%。2023 年 1—11 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2%,比 1—10 月加快 0.8 个百分点。市场预期有所好转,企业效益持续改善。2023 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逐月收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已连续 6 个月保持 30% 以上快速增长。
创新发展动能强劲。先进制造业规模持续壮大。2023 年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41.3%,比上半年提升 0.2 个百分点;2023 年 1—11 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49.8%,比上半年提升 0.2 个百分点。「新三样」相关产业快速增长。2023 年 11 月,光伏、新能源汽车保持较快增长,带动电气机械、汽车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6.8%、14.9%。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智改数转」加速推进,推动信息服务相关行业快速稳定增长。2023 年 1—11 月,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4%,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 2.3 个百分点。
协调发展成效显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3 年前三季度,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分别为 3%、44% 和 53%。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前三季度,扬子江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70.8%;沿海地区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21.1%。民营经济稳定支撑。2023 年 11 月,全省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5%,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 76.9%;规上民营服务业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分别达 83.8%、61.9%。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规上工业能耗增速放缓。2023 年 1—11 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 9.3%。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着。2023 年 1—11 月,全省规上工业回收能利用量同比增长 10.2%。绿色产品增势良好。2023 年 1—11 月,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 58.2%,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 47.4%、18.8%、1.3 倍。
开放型经济稳中提质。外贸形势继续回暖。2023 年 11 月,全省进出口总额 4825.3 亿元,规模创 15 个月新高,同比增长 7.4%,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额的 13%。外贸结构持续优化。2023 年 1—11 月,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近六成,达 57.2%;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 44.8%,比去年同期提升 4.9 个百分点。「新三样」产品、手机、船舶出口分别增长 14.5%、68.0%、43.4%。市场多元化稳步推进。2023 年 1—11 月,全省对中东地区、非洲、印度进出口分别增长 19.8%、6.8% 和 6.5%。
民生共享有效保障。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23 年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286 元,同比增长 5.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8634 元,增长 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079 元,增长 6.8%。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3 年 1—11 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 127.6 万人,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国 1/10 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 4.6%,比前三季度下降 0.1 个百分点。企业用工规模扩大。2023 年三季度末,全省规上企业 15.8 万家,从业人员总量 1997.1 万人,比上半年增加 17.3 万人,增长 0.9%。
聚焦重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必须坚守实体经济,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以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重点,加快培育「1650」产业体系,打造「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奋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瞄准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科技攻关,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体系,推进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布局结构,为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全方位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合作,深入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为高质量发展助力提效。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调发力,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针对国内大循环堵点精准发力,不断巩固扩大消费政策成效。要努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高质量实施 RCEP 协定,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统筹推进防风险惠民生,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持续提升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稳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细化落实房地产调整优化政策,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作者系江苏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苏胜利
作者 王显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