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作者
作者
开发强大效率研究部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国民经济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但传统能源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经济复苏的机遇、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动,人们努力寻找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驱动。2009年年末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会议使得“环保和新能源”成为全球公众的焦点,面对工业时代和电子时代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污染,面对人类对美好环境的迫切渴望,新能源成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新希望。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全球应对石油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的主要手段。当前,我国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手段。改变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开发利用新能源,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江苏高度重視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近年来,江苏新能源产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2008年,全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近900亿元。2009年,江苏新能源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了66%。
  江苏在发展新能源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首先,从地域优势来看,江苏在发展风电和太阳能新能源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江苏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年产农作物秸秆约3000万吨,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秸秆有1500万吨,折合标煤700万吨;在风能资源上,江苏在全国列第10位,主要分布在启东、如东、东台等东部沿海市县,陆地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到238万千瓦左右,随着沿海滩涂面积的逐年扩大,海上风能资源潜力比陆地更大;在太阳能方面,也有良好的条件。江苏年均太阳日照数为180(02600小时,年均辐射总量平均为3300兆焦/平方米。因此,发展风电和太阳能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从民营资本与新能源产业的契合来看,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截至目前,江苏新能源企业有500多家,投入资金300多亿元,其中大部分是民营性质。未来3到5年内,江苏还要使核电总装机达到600万千瓦,风电达到60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达到600万千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壮大产业规模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光伏产业和风电装备产业尽快做强,加快生物质能和核电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先导产业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把江苏建设成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这就要求我们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比重;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试点示范,提升光伏发电应用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新能源发展工作。
  
  责任编辑:丁和平


作者 陈 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