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沿海开发排头兵

作者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给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启东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江海联动、桥港互动、融入上海、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放大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弘扬勇闯善为的拼搏精神,持续掀起新一轮沿海开发热潮,努力把启东建设成为江苏沿海开发的先导区、全面接轨上海的桥头堡。
突出港口建设,进一步强化沿海开发的龙头带动。
吕四港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最佳交汇点,是我国东部沿海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我们将按照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吕四大港开发,努力把吕四港建设成为长江北翼第一海港。
一是加快完善吕四港区规划编制。加快推进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修编工作,真正做到近期规划与远景规划相一致、下位规划与上位规划相衔接、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相配套、开发规划与生态规划相协调,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与法定性。继续深化吕四港建港条件、功能定位、港口开发方案、产业发展方向等各项专项研究,做好连兴港25万吨单点系泊工程、横沙远景发展岛、冷家沙转运基地以及其他海域的规划研究工作。
二是迅速启动港口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吕四港区域用海报批工作,加快实施挖入式港池围垦工程、吕四港区10万吨级进港航道工程建设。力争到2012年,吕四港区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建成3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其中5—10万吨级泊位6个,港口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
三是科学实施滩涂匡围工程。按照集约高效、科学布局、综合开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导向,合理确定匡围范圍、时序和空间布局,有序实施滩涂匡围工程。
集聚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沿海开发的竞争实力。
一是加快建设“两区三园一带”。坚持“整合、优化、扩容”开发三同步,实现“集聚、集群、集约”布局三提高,推进“商务、政务、服务”功能三配套,强势推进启东经济开发区、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滨江精细化工园、滨海工业园、启隆高科技生态产业园和沿江船舶工业带等“两区三园一带”建设,加快打造产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有力、综合实力强大、发展后劲充足的产业发展新平台。
二是加快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以打造上海北翼国际化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加快发展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的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确保到2012年电力能源、电子信息、船舶及重大装备、临港产业、精密机械、电动工具、医药化工、现代纺织等八大产业在规模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达到95%以上。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攻与重点产业相关联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字号”、“国字头”的大企业大集团,着力招引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培育自主研发力量,加快建立创新支撑平台,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吕四港物流基地、崇启大桥桥头堡物流园区等建设,不断增强服务业对沿海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是加快发展江海旅游业。以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充分发挥三水交汇、日出寅阳、千年古镇、生态湿地等特色资源优势,加快完善全市旅游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突出圆陀角生态旅游度假区、吕四海洋风情区、东元湾滨海明珠城等重点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着力构建江海旅游产业带,全面提升启东旅游业整体水平。
加快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沿海开发的功能配套。
一是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围绕构筑“公、铁、水”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的要求,加快“六横、六纵、两沿、两高速、一环、一通道”的重点交通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崇启大桥、海启高速公路和临海高等级公路工程以及宁启铁路启东段实施工程,完善吕四大港集疏运体系,建设内河航道运输体系,努力把启东建设成为通江达海、承南启北的交通枢纽。
二是切实加强水利电力建设。加快实施主海堤外调工程,为吕四大港开发提供充足的土地后备资源。以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内河水系,确保能排能灌。以保护水资源、确保淡水供应为重点,加快建设备用水源库,实施区域供水南海线、221线、通吕线等工程,确保2011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推进重点电网项目建设改造工程,不断提升对沿海重点区域的供电能力,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供电质量。
三是不断完善综合服务体系。认真研究出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临港产业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对重大开发建设项目,优先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年度重大项目计划;对特色产业基地和重大建设项目,在项目报批、要素供给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加快构建投融资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各类产业资本、创业投资基金参与沿海开发,为加快推进沿海开发提供金融支撑。
培育现代城镇,进一步优化沿海开发的人居环境。
一是突出中心城区建设。大力实施“南进东拓”的城市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门户新城、活力新城、宜居新城。扎实推进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为主体的路网建设,加快完善“八横八纵”城市路网体系。扎实推进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为主体的基础建设,按照“现代、生态、宜居”的定位,加快推进新城区建设,加大主城区建设改造力度。扎实推进以提升城市宜居品位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做好水、绿、景文章,推进道路绿化、公园绿化、节点绿化、小区绿化、滨河绿化。
二是加快特色城镇建设。加快以圆陀角旅游度假区为主体的寅阳新城、以大港开发为主体的吕四临港新城建设,合理扩大城镇规模,发展特色产业,引导人口加快集聚。进一步完善镇村建设规划,优化农民集中居住点布局,打造一批生态示范镇、示范村和历史文化名镇,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
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着力打造一批万亩以上集资金、技术、人才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设施蔬果种植、“四青”特色种植、出口农产品创汇、农业休闲旅游、规模化畜禽健康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开展实用科技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要素入股,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坚持环保优先,进一步打造沿海开发的生态特色。
一是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大力推进“绿色沿海”建设,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积极构建沿海生态廊道和生态隔离带,努力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确保区域生态安全。
二是切实加强污染防治。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严把环境准入门槛。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不断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三是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探索低碳能源、低碳消费、低碳产业等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原则,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加强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中共启东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夏玉兰
作者 孙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