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江苏沿海开发主力军

近年来,大丰市坚持「创新驱动、转型跨越」的发展总基调,从沿海开发、旅游发展、重大项目、城乡统筹、创新驱动着手,全力建设实力大丰、幸福大丰、美丽大丰,争当江苏沿海开发主力军,开启了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一、着力沿海开发。沿海是大丰发展的潜力所在、空间所在、特色所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着力沿海、会战沿海、决胜沿海。一是加快建设亿吨大港。以提升港口综合吞吐能力为核心,加快码头建设,运营泊位总数达到 16 个,开工建设 10-15 万吨级深水航道、挖入式港池。完善集疏运体系,推进盐淮高速大丰段、大丰港铁路支线建设。积极开辟新航线,密集大丰至上海的内支线,实现与上海港的无缝对接,启动东南亚国际航线。利用疏港四级航道,向浙北、苏南、鲁西南等腹地拓展码头货运渠道。二是推动港城繁荣。开工建设城市综合体、金融大厦、文化会展中心等地标建筑,打造一批体现欧陆风格的精品亮点工程。推动行政、人力、金融、科教等资源向港城集聚,统筹规划港城教育、医疗、现代服务业等综合配套项目,启动建设水资源再生站、城市防洪等港城功能完善工程,增强港城综合承载力。三是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和临港产业。瞄准欧美、日韩等地区,大力招引海洋生物产业领军企业,尽快形成海洋生物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产业格局。充分发挥沿海资源优势,重点突破大冶金、大石化、大造纸、大物流等临港特色产业,加快沙钢等重大项目落地,打造百亿冶金新材料、百亿石化新材料、百亿石材、干亿造纸等一批重量级临港产业。
二、着力旅游发展。始终突出「旅游兴市」战略的重要地位,坚持「景点为王、政府主导、市场导向」的思路,强势推动旅游业发展,打造长三角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一是科学规划,打响「请到麋鹿故乡来——大丰蓝色之旅」品牌。聘请国际顶级设计专家优化提升大丰旅游整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突出麋鹿、海洋、知青、欢乐休闲等题材,打造一批生态旅游、蓝色旅游、人文旅游 5A 级和 4A 级景区,确保今后三年累计旅游投入达到 100 亿元。二是加快景区景点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项目。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企业经营」的原则,重点打造「麋鹿生态、海洋休闲、动漫欢乐」三大旅游板块,包装中华麇鹿园、施公宗祠、古盐文化等一批景点资源,迅速形成极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项目,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旅游名镇。三是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完善旅游产业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
三、着力重大项目。重大项目是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是转型跨越的核心,项目兴则沿海兴。牢固树立「项目为零一切为零」理念,狠抓项目推进,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围绕风电装备、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临港重大项目,主攻行业世界 50 强、国内前 lO 强企业和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招引重特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产业链龙头项目和外资项目。围绕「大而高、新而特」产业,采取资源换项目、参股合股控股办项目等超常规举措,算大帐、算长远帐,强势组织招商引资,确保项目不仅落地,更要投产达效、形成开票销售。二是会战重大项目建设。按照「项目化、节点化、责任化」要求,会战百项重点工程和重点目标竣工项目。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引导资金,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市直部门挂钩服务重点项目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新引进项目的联合会审协调,将行政审批服务延伸到项目一线,完善重大项目信息报告制度,统筹项目布局,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三是培植大企业大集团。加大重点竣工项目和重点规模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延伸拓宽产业链,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出台政策,推动企业重组上市,挂大靠强,实现裂变式发展,培育上市后备企业 10 家以上。引导丰东、辉丰、博汇、联鑫、金风、南车等重点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现代化发展,对 20 家重点培育的大企业,采取一企一策,实行个性化服务,力争早日实现大型化目标。
四、着力城乡统筹。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积极探索城乡发展一体化新路径。一是加快镇「两化」建设。牢固确立以工兴镇战略思想,强化项目立镇意识,用开发区的理念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高标准修编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完善园区生产、生活配套功能,做到园区服务中心全覆盖。坚持以城镇化推动工业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二是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全力推进高效设施农业、特色种植业、规模畜禽、高效设施渔业、高效林桑果以及规模特色水产品养殖等六大基地建设,全市高效农业面积突破百万亩,「一户一棚」突破 10 万户。高效渔业示范区建成 4000 亩稻虾轮作养殖基地和 2 万平方米钢架大棚设施育苗基地。三是全面推进城乡「七个一体化」。按照城乡规划、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交通、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七个一体化」的要求,合理布局各类空间和重大项目,实现「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
五、着力创新驱动。创新是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实现「百千万亿」目标、建设实力大丰,必须建平台、创品牌、引人才、聚产业,靠平台倒逼创新,靠品牌集聚要素,靠人才引领未来,靠产业壮大实力。一是建设创新平台。加快人才基地建设,建设 10 平方公里海洋科教城,江苏海洋产业研究院建成省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入驻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植物所等 20 多家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大丰院士工作站、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丰分中心,集聚了管华诗院士等一批知名专家和教授。海洋生物产业园被认定为全国县级唯一的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拥有省级以上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基地 25 个,院士工作站 3 家,博士后工作站 3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 19 家。建成省级以上孵化器 4 家,其中大丰科技创业园建成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建成大丰留学人员创业园,配套建设专家公寓、公园、酒店,成功获批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以海晶创投中心为依托,放大政策优势,引进设立创投公司 5 家。二是积极争创品牌。围绕科技创新、人才服务、金融创新等 6 大类品牌,积极向上申报对接,全力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牌子。积极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建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聚创新要素,打造创新品牌,确保建成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县),市经济开发区全力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丰东公司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风电产业园建成省特色产业基地。三是大力招引人才。紧扣发展需要,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创业人才 530 计划」、「蓝领高地建设 336 计划」,将国家「干人计划」和省「双创计划」人才引进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和鼓励区园、企业引进高端人才。
(作者系中共大丰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克海
作者 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