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英雄群体效应 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
地处古运河与淮河交汇处、洪泽湖畔的泗洪,属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泗洪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成就斐然、声名鹊起。据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以来,泗洪县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的英雄行为超过200例,被市级以上政府或机构认定获表彰的各类英雄人物已达46位,其中受到国家级表彰的4人,被省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的6人,他们的身份多为普通群众,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泗洪“百姓英雄群体现象”。
英雄精神是劳动人民崇高品格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展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泗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找准了英雄现象这一切入点进行正确引导,构筑了独树一帜的精神文明建设高地。
一、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加强道德风尚培育。泗洪地处苏皖交界,史上不仅有“管鲍分金”重义轻利的佳话,也有“季札挂剑”诚实守信的美谈,同时泗洪还是一个英雄辈出的革命老区,素有“淮北延安”的美誉,江苏省建国六十周年“双六十”人物、有“淮北刘胡兰”之称的喻尊霞就诞生、成长并就义于此。此外,彭雪枫、江上青等3000多名英烈长眠在这块红色的热土上。生生不息的英雄谱,造就了泗洪人民特有的淳朴、热情、勇敢的性格。英雄辈出的文化传统,也成为泗洪升華朴素民风、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鲜活教材。近年来,泗洪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思路,积极倡导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重点加大对英雄文化遗址的保护和扶持力度,拿出专项资金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泗洪境内拥有泗洪烈士陵园、雪枫墓园、朱家岚烈士陵园等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20多处重要革命纪念场所。
二、宣传“百姓英雄群体”,找准道德价值坐标。为充分发挥英雄模范的示范表率作用,泗洪借助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宿迁日报等主流媒体,大力倡导和弘扬英雄文化,在省市乃至全国范围选树了一大批英雄模范先进典型。2007年5月,央视经济频道公益节目“春暖2007”,全面展示了泗洪“百姓英雄群体”现象;2009年5月10日,泗洪百姓英雄彭嵩走进央视《实话实说》栏目,讲述其留下遗书参加抗震救灾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同时,泗洪对近年来涌现的各类英雄、道德模范、好人好事等先进事迹进行汇集整理,编写了《大道美德泗洪人》一书。还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墙报、公示栏等阵地广泛宣传英雄事迹,并组建百姓英雄事迹宣讲团,通过英雄事迹报告会、“英雄赞歌”大型咏唱会和英雄文化论坛、英雄文化广场、“英雄故事伴我成长”中小学生演讲比赛等形式,对涌现出的各类英雄模范具体生动的宣传,树立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引导广大干群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这些做法不仅丰富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和形式,净化了公民的思想、陶冶了公民的情操,还在全社会确立了无形的道德坐标,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使见贤思齐之风在全县盛行。
三、赋予“英雄群体”以时代内涵,树立社会道德标杆。近年来,泗洪见义勇为英雄层出不穷、前赴后继,形成了“英雄群体”现象。但是,就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言,这些行为仍然只是一种狭义的、单方面的,无法进行普及,并实现大众化和社会化。为进一步发挥英雄现象及其蕴含的精神财富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泗洪县委、县政府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赋予“英雄精神”这一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因势利导,将爱岗敬业、尊老爱幼、扶危助困、自强不息等各类因子纳入核心价值体系范畴,把全县广大干群对英雄模范群体的敬仰之情引领转化为爱岗敬业、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具体品质,进一步拓展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实现了由英雄个体、群体现象到社会现象的转变。
英雄引领,众人跟上。仅仅在最近的两年间,泗洪就先后涌现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中国首善陈光标以及江苏省平安卫士季加武、全省法院系统优秀法官刘继军、全省教育系统标兵夏民兵、全省劳模记者柏华基、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李玉芳、全国优秀农民工张绍波等一大批先进典型;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泗洪县“三自会”成为全省首家为灾区捐款的宗教协会。仅2008年以来,泗洪就有杨庭标等4人人选“中国好人榜”,受到市级以上媒体宣传褒奖的各种善举义举多达200多起,使泗洪“百姓英雄现象”逐步实现了由“盆景”向“花园”的转变,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百花争放”的喜人局面。
四、政府引导形成推手,构建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备的机制可以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样先进的文化体系也促进相关机制体制的完善和改进。当前,“百姓英雄群体现象”已经成为泗洪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百姓英雄群体现象正逐步上升并且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特色品质。当前,为进一步弘扬英雄文化,泗洪县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暖心工程”,为英雄发放抚恤金、为英雄家属定期发放补助;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发动,号召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见义勇为英雄及其亲属;建立健全了失学、大病、法律三大救助中心运行机制。同时,为鼓励和肯定美德行为,汇聚道德力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泗洪县积极研究制定了《泗洪县道德模范行为奖励办法》,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各类道德模范行为及好人好事的传播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长效机制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规定,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作者系中共泗洪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戈尚达
作者 吴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