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履职护航「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和「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城市,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连云港市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责任担当、依法能动履职,努力为连云港「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保驾护航。
靠前服务「标杆项目」,护航东西双向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 5 次亲自见证连云港「一带一路」中外合作项目,并作出「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的重要指示。连云港市检察机关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和重要指示,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区域,紧密结合自身职责,以务实举措全力提供法治保障。
服务「两基地一班列」。所在辖区检察院聚焦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及中欧班列,通过成立检察服务工作站,主动靠前提供权益保障、法律支持、犯罪预防、风险防范等精准服务。为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制定的法律风险防控方案被嵌入园区管理系统。主动加强与中欧班列沿线检察机关沟通协作,大力推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跨区域检察协作。
服务「自贸试验区」。成立全省首个派驻自贸试验区检察工作室,开通案件受理、信访化解、司法救助 3 条绿色通道,与自贸区制度创新局建立 6 项协作机制。「互联网 +」海洋生态修复劳务代偿模式获评中国(江苏)自贸区第三批改革试点经验。
服务「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在示范区设立派驻检察室,出台《服务保障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突出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等工作,保障国家重点石化产业基地发展。结合办案提交的关于危化品槽罐车停放清洗安全隐患等分析报告,有效推动了问题整治。
深入实施「护港工程」,畅通最便捷出海口
山海相拥、依港而兴,港口是连云港最核心的资源,也是全市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最有力抓手。市委提出加快构建「千万标箱、东方大港」,持续巩固中西部和中亚地区最便捷出海口的建设目标。连云港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以「护港工程」为抓手,助力港口高质量建设和科学发展。
守好涉港国家安全大门。严厉打击窃取沿海军事机密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成立专业化办案团队,建立全省首家驻国安部门「侦协办」,推动开展专项整治,所办案件被主流媒体关注,问题分析报告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市检察院被东部战区与六省(市)涉军维权工作协作中心表彰为「涉军维权工作先进单位」。
维护对外经贸秩序。与连云港海关签署《打击洗钱犯罪合作备忘录》,办理的 2 件洗钱犯罪案件入选省检察院洗钱犯罪典型案例。联合海关开展打击走私「国门利剑 2022」行动,成功办理海关总署一级挂牌督办的走私有毒残渣案件。与海关、商检、海事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帮助解决外贸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营造法治营商环境。依法规范推进涉案企业合规工作,1 起案件获评全省政法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件,经验做法获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转发。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在办理一起诈骗外商国际货运运费案件中,采取灵活办案方式,帮助外商快速挽回 137 万元损失,得到乌兹别克斯坦和韩国外商赞扬。结合办案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港口集团完善内部管理,切实维护客户企业货物在港安全。
着力打造「海洋检察」,保障向海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连云港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法律监督融入海洋治理的自觉意识,着力在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办案质效、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持续纵深推进,积极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海洋检察「连云港样板」。
保障海上安全。完善涉海刑事案件集中管辖制度,通过提前介入,引导海警部门成功办理了刑诉法修订后全国首例由海警部门立案侦查的走私案件。与海警、渔政、海监等部门建立涉海执法司法协作机制,推动开展非法码头、船舶专项整治,拆除非法码头 54 处,查获「三无」船舶 22 艘,拆解「三无」船舶及浮子筏 300 余艘。
保护海洋生态。办好一批破坏海洋生态犯罪案、海洋生态保护公益诉讼案等,提起公诉全国首例禁渔期使用「延绳钓」非法捕捞入刑案,建立首个碳汇司法修复基地,在全省首创以认购碳汇方式进行海洋生态修复,探索海洋保护新路径。成立海洋环境资源和生态保护鉴定实验室,与科研院所建立协作机制,先后创立海洋捕捞渔具、海砂损坏鉴定标准及海砂生态损害修复标准及办案指引,为类案处理提供参考借鉴。牵头河北、浙江、福建等 6 省 15 家沿海检察机关成立海洋生态检察保护联盟,与江苏海洋大学共建海洋检察研究院,举办「一带一路」海洋生态发展与检察保护研讨会,加强协作,凝聚保护合力。
促进海洋治理。强化创新能动履职,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结合办案强化风险研判和检察建议,积极推动海洋治理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针对渔民使用传统渔具捕捞蓝蛤涉嫌非法捕捞问题,联合相关部门提交报告,推动农业农村部批准在连云区 7 处确权海域开展使用拖曳泵吸耙刺采收养殖贝类试点。结合办理海洋公益诉讼经验做法和发现的问题,通过人大代表提交议案,推动出台海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和管辖法院的司法解释。
用心当好「法治智库」,提供涉外检察服务
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外国公民、企业来华数量大量增加,中国公民、企业「走出去」规模也在日益扩大,相关投资经营主体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连云港检察机关积极履行职责,针对相关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精准有效涉外检察服务,切实维护各方正当合法权益。
上门开展普法宣传。针对「一带一路」相关主体法律需求,强化针对性普法宣传。制作发放《如何防范经营法律风险》《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手册》《典型案例汇编》等,帮助防范法律风险。根据不同企业需求,上门开设定制式法治课堂,受到企业好评。
积极提供法律支持。成立由业务骨干组成的「法律硕士服务团」,联合知名高校、律师事务所等组建「检察机关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智库」,积极为相关市场主体提供法律支持、解决法律难题。围绕连云港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建设,建立跨境电商法律培训基地,开展法律咨询、案例普法等活动。针对连云港港口新开设的国际邮轮服务,帮助港口集团完成邮轮经济发展法律风险评估。持续为包括 60 多家国际联运代理的「连云港大陆桥货运联盟」提供法律支持。
推动完善经营管理。坚持惩防并举,延长办案链条,积极通过座谈剖析、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涉案企业和职能部门堵塞漏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企业合规,帮助某涉案企业修改公司章程、完善分级管理,保障该公司在沙特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公司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3%。
(作者系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责任编辑:苏胜利
作者 何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