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强支点

作者
作者
开发提升服务部署项目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指出,要提升连云港的发展站位,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来规划发展、重点支持,加快推动沿海地区开发开放。面向新时代,构筑「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强支点,连云港的使命有哪些,处在什么站位,汇聚何种资源,撬动哪些力量,达到怎样效果?找寻这些答案的过程,是连云港贯彻落实省委重要决策部署,全力融入和服务多重国家战略的过程,也是连云港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加快发展的过程。

更高站位审视谋划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确定连云港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和上合组织国家出海基地。省委、省政府明确连云港是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战略支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连云港要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总体布局和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五大计划」实施中,以更高站位审视谋划发展。

一是做好「通」的文章。连云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间海陆转运的重要枢纽。「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是习近平总书记交待的一项政治任务。连云港应积极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和海陆联运枢纽优势,加快打造一批通道建设的标志工程,着力构建向东连接环太平洋、向西连接亚欧大陆的国际物流体系,在畅通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上实现更大的作为。

二是下足「聚」的功夫。「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合作的「网络」,经济合作走廊是区域合作的「轴线」,沿线节点城市是连线结网的「支点」,支点城市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关键是要发挥好「外联」和「内聚」的作用。连云港在积极促进区域经贸物流合作的同时,应大力集聚国内外各类优质发展要素,加快形成中国东部沿海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从而更好地带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营造「优」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服务开放合作,发挥好战略支点作用,关键就是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连云港应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加快构筑合作平台,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争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全面走向深入,建成合作深度拓展、竞争优势明显、人文交流活跃、开放地位凸显的「一带一路」强支点。

更高水平构筑开放平台

按照「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的要求,着力做强做优各类开放合作平台,加快推进连云港东西海陆双向开放。

一是打造以港口为龙头的物流平台。围绕「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建设,加快推进 30 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30 万吨级原油码头建设,提升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商贸物流集散功能,加大货源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中亚、中欧班列重去重回,促成「深水大港、远洋干线、中欧班列、物流场站」无缝对接。

二是做实以园区为重点的产业平台。以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共建、托管、「飞地经济」等方式推进合作园区建设,积极引进东部地区资本技术优势与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相结合的优质项目。着力探索跨区域医药物流市场建设、石化基地贸易功能拓展,积极谋划「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厚植具有自身特点的开放合作优势。

三是完善以城市为承载的配套平台。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优先保障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际机场建设,提升内河干线航道网,构建海、铁、空、河、管道多式联运体系,加密港口机场国际航班航线,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提升海滨城市功能品质,高标准规划建设连云新城和国际商务中心,打造江苏的「外滩」、面向「一带一路」的企业总部和商贸服务集聚区。

四是提升以便利为目标的通关服务。建设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压缩通关时间。建设运营好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深化与霍尔果斯—东门特区的合作,合力打造新亚欧大陆桥境内东西双向开放口岸。积极申报创建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探索实施通关一体化、多式联运、投资贸易便利化、跨境物流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更高质量汇聚资源要素

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工业立市战略,加快汇聚各类优质发展要素,全力做强战略支点城市经济内核。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全力突破现代临港产业。立足港口岸线和土地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高水平规划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加快盛虹炼化、卫星石化、东华能源、中化国际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的临港基地型项目推进步伐,迅速做强经济实力。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围绕新医药、新材料、化工、现代农业和燃气轮机等特色优势领域,精心打造「中华药港」,加快推动碳纤维、硅材料产业化发展、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切实抓好燃气轮机国家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三是坚持多元集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面向新亚欧大陆桥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发展港航、物流、金融、贸易、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提升该通道综合服务功能体系。加快旅游经济、海洋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大健康与大生态、大旅游深度融合,培育健康养老、海滨疗养、中医药养生、健身休闲运动等健康产业。积极借助核电优势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加大数字经济、物联网、5G、跨境电商等领域项目招引力度,积极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更高层次搭建民心相通之桥

连云港有中外交流的悠久渊源,徐福东渡成就了中日韩友好交往的千古传说,孔望山摩崖造像印证了「佛从海上来」的历史文化交往,古典名着《西游记》寄予了连云港人对梦想的追求。

一是深化友城交往合作。推进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阿克套市和格鲁吉亚巴统市、巴西瓜鲁柳斯市的友好城市建设,争取与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立友城关系,推动与友好城市深度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

二是精心办好论坛展会。连云港已成功举办 5 届中国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4 届新亚欧大陆桥安全走廊国际执法合作论坛、7 届江苏农洽会、2 届国际医药技术大会以及 2019 亚洲炼油和石化科技大会,扩大了城市影响力,在论坛展会举办方面也积累了经验。应继续提升连博会、连云港论坛层次,同时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承接高层次的外事活动。

三是大力促进人文交流。挖掘「东渡西游」文化内涵,强化文化共识,增进文化认同,借助徐福文化符号加强与日韩深度交流合作。精心打造的国家重点出口文化项目江苏女子民族乐团《丝竹华韵》民族音乐会,进一步加大了演出交流力度。举办的「一带一路」铁人三项赛等国际赛事,通过体育赛事带动越来越多的四海友人来连云港交流合作。深化各级各类国际教育合作,在江苏海洋大学办好中亚、日韩留学生班。

四是积极探索合作机制。围绕打造标杆和示范项目,探索实践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的铁路运输协调机制、国内陇海兰新铁路运输协调机制、跨区域产业合作利益调节机制,强化上合组织成员国共用出海口政策研究与协调推进,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连云港做法、连云港经验。

(作者系连云港市政府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霍宏光


作者 张国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