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常青树并不神奇

作者
作者

费德勒、小威廉姆斯、布拉迪和菲尔普斯,他们在 30 多岁「高龄」时仍能保持不错的状态,取得一个又一个冠军。作为体坛的常青树,他们有哪些秘诀?

近期,几位 30 多岁「高龄」运动员的夺冠故事引人瞩目。汤姆·布拉迪带领新英格兰爱国者队实现神奇逆转,夺得第五十一届超级碗冠军;费德勒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打满 5 局战胜纳达尔,赢得职业生涯第十八个大满贯。同样是在澳网赛场,35 岁的小威廉姆斯在女单决赛中击败 36 岁的姐姐大威廉姆斯,夺得了职业生涯第二十三次大满贯冠军。

我们或许不应对此感到惊讶。如果运动员一直坚持训练,在受伤后能够快速康复,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当他们 30 多岁时,状态没有任何理由大幅滑坡。

去年里约夏季奥运会期间,看到一个新闻标题,我对这个现象更感兴趣了。新闻标题写道:「迈克尔·菲尔普斯面临着最强大的挑战者——年龄。」老将菲尔普斯当时才 31 岁。

我花了很长时间与梅奥诊所的生理学家迈克尔·乔伊纳坐在一起,聊了聊关于高龄运动员的话题。我和乔伊纳都对媒体大篇幅报道 30 岁出头的奥运运动员感到震惊。看到媒体将年龄形容为菲尔普斯的最大敌人,人们或许会觉得菲尔普斯需要一部代步车才能走到池边,绝不可能赢得足以锻造出护胸甲的多块金牌。

菲尔普斯已夺得了 23 枚奥运金牌。

与菲尔普斯相比,另一位美国游泳运动员安东尼·埃尔文在里约奥运赛场的表现更出乎人们意料。埃尔文曾在 2000 年悉尼奥运会上以 19 岁的年龄赢得一枚 50 米自由泳金牌,不过,他在 23 岁时宣布退役,随后到布鲁克林成了一位音乐家,并开始吸烟。2011 年,埃尔文为了戒烟,重返泳坛,与职业生涯早期相比,他在训练时更重视身体恢复,但其他训练内容并没有多少变化。在里约热内卢,已经 35 岁高龄的埃尔文又一次夺得金牌。

当看到埃尔文夺得金牌后,我决定研究人们对运动员衰老话题的一些误解,将电话打给太阳剧团的生理学家迪恩·科里雷拉斯,询问他的看法。在过去几十年,科里雷拉斯搜集了许多杂技演员和体操运动员的数据,其中部分运动员曾参加奥运会。他会使用生物识别背心来追踪他们的运动数据。

通常,普通人 30 岁后骨密度就会下降,但据科里雷拉斯说,与他合作的某些表演者已经年逾 60 岁,身体机能却没有出现任何衰退的迹象。许多表演者到了那个年纪变胖,不过几乎都不会失去肌肉。

「我们这儿有一个 58 岁的女性杂技演员,她可以和 20 岁出头的队友做同样的动作。」科里雷拉斯称她的丈夫也是太阳剧团的一名成员,今年 60 多岁,仍然在表演中负责甩投杂技演员。

科里雷拉斯本人也已经 50 多岁,每年都会学习一项新的运动技能,例如风筝滑水和纵列式熘冰等。迈克尔·乔伊纳告诉我,曾有一名丹麦赛艇手从 19 岁到 40 岁,在连续 5 届奥运会上夺得奖牌。

某些体育运动确实对高龄运动员不太宽容。耶鲁大学一位经济学家曾通过对过去 80 多年棒球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击球手年龄超过 29 岁,竞技水平普遍开始走下坡路,这或许与球员视力下降有关。

不过,即便是在橄榄球这样身体对抗激烈的运动中,仍然有像布拉迪这样的运动员:只要能够避免受到重大伤害,40 多岁时仍在打球,我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另外,随着现代橄榄球运动规则越来越注重保护进攻球员,布拉迪的能力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提升。正如布拉迪在超级碗决赛后所说,他的工作「不再像过去那样艰难」。

高龄运动员或许应当更重视合理训练和分配体能。费德勒的比赛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延长职业寿命,他总是有选择地参加比赛,避免过度劳累。2014 年底,费德勒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他希望保持训练强度的一致性,不因为急于参加比赛而突然加大训练量。费德勒认为,这帮助他缓解了年龄增长带来的一些问题。

小威是女子网坛长期的统治者。

与费德勒长年维持竞技水平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泰格·伍兹近几年频繁受到伤病困扰。这或许是因为伍兹运气不佳,不过也跟他在职业生涯初期过度透支身体,形成易伤体质有关。

小威廉姆斯姐妹 10 多岁时,父亲不让她俩参加太多比赛,目的是减轻身体负担。布拉迪的场上位置和比赛风格一直很灵活、多样化,不过度依赖身体。

体育运动教会了人们很多,例如坚韧、团队合作和沉着。不过,当代运动员更让人们知道,想成为体坛常青树,需要的也许只是合理训练、一点点运气和更具保护性的规则。


作者 埃普特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