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与奥林匹克

在中国人眼中,里约奥运会是以中国女排夺取金牌而告结束的。虽然应当更准确地将其表述为中国代表团的冲金计划告终,但是,由于女排是中国体育最具风范的队伍,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与奥林匹克格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高度契合,无疑最具代表性。

什么是女排精神?可以浓缩成几个字、几句话,也可以写成几段话,甚至是几篇大文章,不同的人还会有不同的理解。女排精神是体育精神的一部分,体育精神更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这就深了。
身处低谷而不惊,冲上巅峰而不傲。三十多年前,女排精神源于败不馁,里约奥运会上登顶,同样始于败不馁。这是所有创业过程和队伍变弱为强都要经历的路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姑娘们最爱唱的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爱拼才会赢」,站上马拉卡纳体育馆领奖台的不过是一代代持之以恒进击不息的女排教练和队员的代表。女排精神不是用来标榜,也不是喊口号,这种精神和境界只有在不断的传承和弘扬之中,才愈加显示出时代意义和价值。
中国女排里约奥运的胜利与拥有一位世界顶尖的主教练有很大关系,这是国际排联认可的。郎平成就了女排,她自己又正是女排所造就,可谓相生相依。她们都不是神,只是比普通女孩的个子长得高些而已。但她们有追求,有理想,热爱事业,不惜付出。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生活哲学,谋求创造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一个走向复兴的民族,任何时候都不能少了这种教育。相比奥运竞争中一金一银的得失,女排精神更值得中国体育界深思。一支运动队、一个运动项目的信念能够几十年持之以恒,得到全社会几代人的尊崇和敬仰,其中的生活态度和社会感召力已经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再过 4 年的东京 2020 奥运会,将是许多「80 后」运动员的告别之作,更多「00 后」崭露头角。中国体育以何为重,唯有倍加珍惜和发扬光大属于自己的女排精神。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