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和不能正视的差距

作者
作者

中国男篮在这届世界杯的表现能让央视解说都圆不回来,那说明确实是几无可取之处了。网上骂谁的都有,从主席到球员,从职业联赛到教育环境,有些言辞过火,角度偏颇,都可以理解,毕竟情绪需要发泄,人们素质也有高低。

认清差距,不应该只是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与欧美强队的全面差距,以及与非拉球队的身体差距。真正的差距是篮球理念和球员培养方式上的落后。

上赛季 CBA,王哲林这种明显落后于现代篮球潮流的中锋能拿 MVP,正说明了我们的职业联赛整体落后于现代篮球的潮流。

以前我们的大学篮球根本没法跟俱乐部的青年队比。今年 CBA 的 U21 四强与 CUBA 四强的对抗赛,同年龄段队员已经能分庭抗礼了。而且,能明显看到职业梯队的球员个人能力和身体素质突出,但是在整体性、战术素养上明显是大学篮球队更好。

李楠

最后一场清华大学绝杀新疆 U21,更体现了实战对大学球员心理素质的历练和在大场面敢作敢当的塑造。这也正是这届世界杯上国家队球员的不足之处。

在球员培养方式上,国内职业青训已经被校园篮球迎头赶上。必须正视篮球理念上的差距,不单是知道有差距,也要知道弥补这些差距需要时间,得给大姚一些时间。有些差距得正视,但国家队的差距让人没法心平气和地正视。他们代表中国篮球的最高水平,最高水平怎么还这么菜?

真正应该反思的是差距为什么拉大了。2008 年眼看着伸手就能够得着的差距,为什么发展了 10 年,反而拉大了?为什么捷克从来没进过世界杯,一来就进八强?为什么原来的难兄难弟非洲球队现在能抢爆我们?没有的东西我们「正视 + 补课」,可是原本有的东西现在丢了,让大家怎么正视?明明到手的胜利,因为教练员不合理的战术安排,因为球员连续的低级错误白白熘走,怎么正视?

直说吧,李楠和周琦从比赛结束到今天的所有表态和发言,都是让全国球迷难以正视的。


作者 赵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