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找差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

以开展「对标找差」工作为抓手,全力推进改革再深入、实践再创新和工作再抓实,这是突出问题导向和坚持系统性思维的客观要求,是引领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促进实干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法。
内涵实质:工作方法与治理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系统性思维和规律性把握,将疏浚「主干道」、打通「关节点」和改善「微循环」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对标找差」就是这一改革和发展逻辑的体现。它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旨和目标,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政策精神与工作部署,在摸清「家底」和找出「短板」的基础上,以科学「选标」设定改革发展目标,以精准「对标」定位自身优势和不足,以统筹「立标」明确发展方向和激发创新活力,坚持协调各方、系统谋划、主动作为的工作思路和精神状态,推进科学决策和制定行动蓝图,实现改革和发展任务的全面「达标」,从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对标找差」工作是一种多元主体参与、多重要素关联和多种环节接续的方法论,科学选标 → 精准对标 → 统筹立标 → 全面达标是核心构成要素,也是政府科学决策、目标管理和动态治理的主要环节。
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对标找差」,必须牢牢把握「一个主旨」,服务「两大目标」,实现「三个结合」,坚持「四项原则」。把握「一个主旨」就是推进全面、协调和高质量发展。开展「对标找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对标」的参照系,走出传统的数据和指标崇拜的误区,不再简单追求速度领先和指标超前,在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两面旗帜下,实现应时合势谋改革和凝心聚力促发展。服务「两大目标」是指为提升科学决策水平、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服务。开展「对标找差」就是为了回应主体多元、利益多样、环境多变的实践条件,透过「对标」和「找差」探寻数据指标背后的深层逻辑,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和明确工作方向,为科学决策和创新思路提供客观全面的现实依据。实现「三个结合」是要将「横向对标」与「纵向对标」结合起来,既要即时性地对照横向发展差距,也要历时性地分析内在成因;将「速度指标」和「质量指标」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把握;将「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结合起来,更加聚焦生态和民生等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坚持「四项原则」就是以科学的理念指导对标工作、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差距、以系统的方法剖析内在原因、以创新的举措落实决策部署,让「对标找差」成为推进工作思路再拓宽、工作抓手再明确和工作方法再优化的重要支撑。
目标体系:瞄准实现三大功能
开展「对标找差」不是阶段性的活动,而是着力打造常态化的工作方法。只有准确把握「对标找差」的目标,才能科学、准确和高效地使用这一工作方法。概括地看,大力推动此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聚焦目标,实现三大功能。
一是以「对标找差」为工作抓手,不断提升决策科学化能力,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客观全面和扎实深入的调研工作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对标找差」是深度调研和全面分析的过程,只有充分地了解实际、搞清实事和掌握实情,才能科学地设定目标、规划方案、评估择优。通过科学「选标」确定标杆,明确决策目标和发展任务,通过精准「对标」全面「找差」,进一步定位问题和发现「短板」,能够实现决策目标与客观情势的匹配,为决策奠定扎实有效的基础。为此,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江苏的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政策体系,为科学「选标」和精准「对标」提供依据。此外,要完善调研工作机制和健全信息系统,形成常态化的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能力,以科学的方法、完备的制度和高效的机制,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和求实效。
二是以「对标找差」为工具保障,不断改进绩效管理的水平,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标找差」是加强目标管理和改进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完善绩效评价指标和健全政绩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实施制度化与常态化的「对标」和「找差」,实现政策评价和绩效评估的科学化和精准化,为改进政府绩效管理水平提供技术保障。因此,以「对标找差」为工具保障,按照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优化目标设定和提升评估水平,这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此外,「对标找差」是科学精神与务实作风的有机结合,不仅对全局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也是个人绩效评价、问题诊断,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推进这项工作全面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也有助于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以「对标找差」为方法支撑,努力开拓视野和启迪创新,不断激发改革和发展的深层动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有世界眼光和全局意识,突破思维惯性和工作上的老套路,解决好认识问题、思想问题、观念问题。因此,抓实做细「对标找差」工作,就是要以科学的精神选标杆、立目标,以务实的态度亮家底、找短板,以创新的思维明方向、找出路,让争先进位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深度激活谋改革促发展的深层动力。
实践要求:防止思想跑偏和技术陷阱
防止思想和认识上发生「跑偏」,避免将「对标找差」工作简单地工具化和任务化。一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和理念驱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对标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二要努力培养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各级党政干部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深吃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和全面领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更加自觉地转入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和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工作轨道。三要在贯彻和落实「三项机制」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和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破除各种思想盲区和认识误区,以思想大解放引领标杆再提升,努力营造实干创新和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不断提振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将「对标找差」自觉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来。
防止在实践中陷入各种技术陷阱,避免表面化理解和简单化应用。首先,摆正心态、端正态度、找准方向、增强信心。「对标找差」不仅要比出自身不足,也要看到自身优势,更要激发创新的胆识和勇气,以及开拓奋进的干劲,努力克服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的两极情绪反应。各级党政领导要以平常心看待,要以责任心对待,加强组织和协调,以科学决策引领高效执行,让「对标找差」工作真正实现全流程贯通和全流域覆盖。其次,放眼长远、谋划未来、把握规律、扬长避短。抓实做细「对标找差」工作,克服被动地找指标、简单地比数据,要从指标数据透视出内在机理、逻辑和规律,进而发现自身不足、精准定位工作差距、增强赶超意识和激发创新思维,为统筹谋划和科学决策创造有利条件。最后,立足自身、勇于创新、标新立异、错位发展。「对标找差」要立足自身实际,「选标」要突出针对性和层次性,「对标」要坚持全面性和客观性,「立标」要体现发展性和创新性,不囿于某一时段的比较、不限于单一指标的比照,既要防止主观盲目地「选标」、简单片面地「对标」,更要防止不切实际地「立标」。坚持「以我为主」和「错位发展」的原则,在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上体现「标新立异」,努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优势,探索城市建设新理念。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
作者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