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如何面对媒体

作者作者

在 NBA 这个超级大舞台上表演的球员们每天面对的不仅是强劲的对手,还有与媒体和记者的关系,处理好了,他们会受益匪浅,反之,就会引火烧身。

杜兰特,大度感动「毒舌」

杜兰特是当今 NBA 话语权很重的一名球星。但是,在与媒体以及记者打交道时,杜兰特却信奉中庸之道。

对于有些记者的批评,他听后并不火冒三丈,而是从积极和正面的角度来看待。《迈阿密先驱报》记者科特以批评犀利着称,人送「毒舌」外号。 今年 2 月他撰文,称外界对如日中天的杜兰特肉麻吹捧,对他的成长没有益处,杜兰特要像科比·布莱恩特接班迈克尔·乔丹,詹姆斯接班科比一样完成接班,他必须先拿下至少一个总冠军。杜兰特闻听后说:「有时候,有的记者说话很难听,但是,也并非没有道理,像格雷格·科特就是这样。有时候,我还要感谢他们对我的提醒和鞭策。」

杜兰特的大度感动了科特,事后他主动联系杜兰特,并解释了自己的想法。科特的观点得到了杜兰特的认同,两人从此成为好朋友。

杜兰特不仅能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尽量不交恶,更让人服气的是他还能挺身而出,为受到媒体轻视的朋友出头。今年 10 月下旬,ESPN 公布新赛季 NBA 球员排行榜,科比竟被排在第四十位。看到这个排行榜,杜兰特说:「谁会在乎这个排名?这个排行榜的出品人有眼无珠。」

有时候,为给队友出头,杜兰特还会得罪记者。2012 年 4 月初,听到 ESPN 记者贝莱斯在参加电视节目访谈时,经常黑队友维斯布鲁克,抨击他在比赛中不敢承担责任,投篮时的选择也不好等等。一次训练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杜兰特不客气地批评起贝莱斯:「那家伙懂球吗?他又不经常看我们的比赛,顶多就是看看技术统计什么的,怎么能据此说维斯布鲁克打得好还是差?」

听到杜兰特的批评后,贝莱斯专门和杜兰特通了电话,解释自己看过雷霆队的比赛,认为维斯布鲁克就是存在以上问题。杜兰特没有生气,耐心地向贝莱斯解释雷霆队的战术,球员们比赛时每个人的职责等等。他对贝莱斯说:「作为一名控球后卫,维斯布鲁克做得够好了。他在组织、抢篮板、防守上下了很大功夫,让我们团队更加出色。还有,他在场上很有侵略性,当他的出手比我多时,我们的战绩愈加出色,这就是维斯布鲁克。」听到杜兰特解释后,贝莱斯再也没指责维斯布鲁克。

科比,用法律维权

在 NBA 江湖混了 19 年,已经 37 岁高龄的科比·布莱恩特心智早就成熟,在对待媒体或者记者的冷遇、不公时,比年轻气盛球员冷静得多。但这并不表明科比对于媒体逆来顺受,必要时,他会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

2008 年 5 月,位于洛杉矶的一家美国网站刊登消息,称科比和一位名叫瓦妮莎·科里的湖人拉拉队员有婚外情,而且是背着科比的妻子瓦妮莎·布莱恩特发生的。

得知消息后,科比震怒:「这是对我感情的极大不尊重,我唯一永远的最爱是瓦妮莎·布莱恩特。」和妻子商量后,他决定诉诸法律。几天后,科比的律师正式提起诉讼,要求这家网站立即停止侵权,并在网站首页上刊登声明,向科比赔礼道歉。收到法院传票后,这家网站觉得自己毫无胜算,还没等法院开庭,他们就找到科比的律师,在答应科比要求的同时,请求科比撤诉。这起案件以科比完胜告终。

今年 10 月中旬,着名的「科黑」、近几年写过多篇抹黑科比文章的 ESPN 记者亨利·艾伯特在一篇报道中披露科比不为人知的一些往事。科比很生气,湖人队管理层也对科比给予声援,称这些说法统统不实。科比团队认为,必须用法律武器来回击艾伯特。

艾伯特刚开始嘴很硬,称自己的报道经得住检验,但当科比拿起法律武器时,艾伯特服了软。艾伯特妻子的一位大学女同学和科比妻子瓦妮莎关系不错,艾伯特动用这位朋友,对瓦妮莎进行攻关,称艾伯特的文章毫无恶意,只是就事论事,丝毫没有谩骂甚至和科比作对的意思。对此,瓦妮莎代表科比做出回应,接受艾伯特的请求,但同时指出,今后艾伯特再撰写科比的文章时,一定要实事求是。

对记者,「大胡子」有勇无谋

火箭后卫大胡子哈登是得分高手,但他的防守很差,常常成为媒体批评的软肋。可是,哈登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在进攻端全力轰炸对手篮筐之余,防守端也是尽心尽力的。所以,每当听到媒体批评他防守不好时,便压不住火气,说出的话好像没过脑子,结果,不仅没能消除人们的质疑,反而得罪了一些记者。

今年 4 月 24 日,火箭队在季后赛中以 105 比 112 输给开拓者队,遭遇两连败。哈登表现不好,打了 44 分钟,19 投 6 中,得到 18 分、4 次助攻、3 个篮板,5 次失误,最后还 6 犯离场。赛后,NBA 官网记者弗兰追上哈登,噼头盖脸抛出一个问题:「火箭输这么多球,是不是因为你的防守不好导致的?」哈登心情本来就不好,听到弗兰提问后,火噌地蹿上脑门。他怒目而视地吼道:「小子,你之前有没有看过我们的比赛?如果看过,就不会提这么弱智的问题。」

遭骂后的弗兰火气比哈登还大:「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老子看球的时间恐怕比你的年龄还长。」哈登一步跨到弗兰眼前,扬起拳头就要动手,幸好被身边人拉住。

到了世界性大赛上,哈登不善待记者的毛病也不会改变。

今年西班牙世界杯期间,西班牙《每日体育报》记者菲利普除批评哈登防守端表现像空气一样外,还质疑他场外做的一些事。得知这个消息,哈登说如果见到菲利普,非给他几拳不可。与土耳其男篮比赛后,一位立陶宛记者批评哈登,说他在防守端就是站桩者,根本不想去阻止对手,成为美国队一个大软肋。哈登听完,怒目圆睁,当即翻脸:「你确定你是个篮球记者?你确定你能看懂我们的比赛?如果做不到这些,就不要提这些弱智的问题。」

那位记者也用谩骂回击哈登。见两人吵起来,美国男篮新闻官赶紧跑过来劝架,才避免了事态恶化。

雇专人媒体攻关

NBA 一些球星在家有保姆,出门有保镖,进出主场球馆时,还专门有人为他们开道。此外,还有少则两三人,多则五六人的保障团队。这个团队成员包括经纪人、法律顾问等,有些大牌明星团队中甚至有媒体攻关人员,专门打理明星与媒体和记者的关系。像「飞人」乔丹、詹姆斯、德里克·罗斯等球星的团队中就配有媒体攻关专员。

乔丹的媒体攻关专员名叫霍勒·卡宾,从乔丹 1987 年进入 NBA 时起,就跟随在「飞人」身边。起初,他只是商务助理,帮助「飞人」的经纪人大卫·法尔克处理一些有关乔丹的事情。没多久,大学学公共关系学的卡宾被「飞人」提拔为媒体攻关专员。乔丹能和许多记者、专家关系很好,极少有负面新闻传出,这与卡宾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卡宾通过关系,促使乔丹和《芝加哥论坛报》资深 NBA 专家萨姆·史密斯成为铁哥们儿。

萨姆·史密斯不仅是《芝加哥论坛报》的资深 NBA 专家,还长期担任 NBA 记者协会主席,在媒体界和 NBA 均有非凡影响力。

乔丹 1987 年进入 NBA 时,公牛对于选中乔丹并不非常满意,因为当年黑人球员仍然受到歧视,而且 NBA 在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中最受冷落,芝加哥冰球队黑鹰队才是「凤城」人的宠儿,乔丹在芝加哥的地位可想而知。

史密斯是跟随公牛队采访的记者,但当时他和乔丹并不熟悉,而卡宾和史密斯却是朋友。在卡宾的努力促成下,乔丹和史密斯在一场比赛后走进一家咖啡馆。一番深谈,史密斯觉得和乔丹有许多共同语言,离开时,两人约好再次相见的时间。

从此,乔丹和史密斯成为好朋友,史密斯充分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全力为乔丹上位摇旗呐喊,使乔丹成为 NBA 正面形象的代表人物。在夺得职业生涯第一个总冠军前,乔丹被冠以「不能赢球的球星」,那时乔丹沮丧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但史密斯多次撰文,为乔丹加油助威,尽力排除杂音。

1991 年,史密斯根据自己多年跟随乔丹的笔记,出版了一本书《乔丹法则》。书中虽然披露了一些乔丹欺负队友等负面消息,但这本书还是进一步奠定了乔丹在 NBA 的江湖地位。出版这本书前,史密斯征求过卡宾的意见,卡宾的建议是只要是事实,就没有问题。

1988 年圣诞夜,乔丹的未婚女友胡安妮塔在医院给乔丹生了个儿子。乔丹当时小有名气,但他怕未婚生子会给自己带来大麻烦。史密斯通过特殊渠道知道了这个消息。乔丹让卡宾给史密斯打电话,请求史密斯保密,不要把这件事捅出去。史密斯当时很为难,但最终还是保守了秘密,直到一年之后乔丹和胡安妮塔结婚时,才将这一消息公布于众。

善待媒体 也要善待球员

NBA 打造全套采访链

2013 年 9 月,NBA 修改了使用 30 多年的媒体采访规则。新规则的最大亮点是增加了教练和球员接受采访的义务和时间。

NBA 旧规则中规定,球员受伤,有权拒绝记者采访。像之前「狼王」加内特,还有德里克·罗斯等重要球员,受重伤后长期缺战,他们并未接受任何记者采访。新规则明确规定,一名球员受伤后,如果得到医生允许,这名球员就必须接受记者采访,而且接受采访的时间不能超过确诊后一周。球员在伤病基本痊愈开始训练后,虽然还不能上场比赛,但他每周都至少要接受一次记者采访,向外界透露他们的伤病康复和训练情况。

新规则还规定,球队训练必须对记者开放,不论是比赛开始前还是结束后,教练或球员都要接受 15 分钟的采访。比赛前的球员更衣室必须对媒体开放,教练或球员都要接受 30 分钟的采访。

比赛中间暂停时,教练必须接受现场记者采访,向电视机前的球迷介绍比赛时的人员安排以及战术布置等情况。

比赛结束后的 45 分钟内,球队的主教练和重要球员必须参加赛后新闻发布会。而球队的其他任何教练和球员,在比赛结束后,都不能拒绝记者采访。

为方便记者,NBA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雇佣了专门的速记人员,把发布会的内容全部记录、打印出来。这意味着即使有的记者不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也能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可以用这些时间在更衣室采访其他教练或者球员。作为国际记者,如果你英文听力不够好,只要阅读没问题,就可以准确运用新闻发布会后分发的速记内容。

新规则的实施形成了一套训练、赛前、赛中、赛后的全方位采访链,大大方便了媒体。

为讨好媒体,大部分球队赛前会提供免费的媒体餐和免费的媒体座位,特别是长期跟队的当地媒体,还有像 ESPN、CNN 等全美的主流媒体,会有免费的好座位。

新秀,要接受公关培训

从 1986 年起,NBA 就作出规定,由 NBA 和球员工会每年给加盟 NBA 的新人们举行强制性的转变课程。在海外或受伤的新秀如因故不参加,须交纳 1 万美元的罚金,第二年还得补课。

这个培训班一般历时 6 天,所有新秀球员在接受培训时不能接打电话,也不能接受亲朋好友的邀请外出,得老老实实地聆听前辈们的教诲。

培训班内容主要有 4 项,其中 3 项是职业和生活技巧、个人发展和教育、特别内容。菜鸟们会听到一连串有关毒品、酒精的案例,被告知应该如何把握住人生的新机遇,如何区分谁真正关心你,谁只是酒肉朋友。最重要的一项是媒体和公关,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培训。进行这项培训时,NBA 会聘请媒体攻关公司专家以及和媒体关系很好的前辈球员、教练讲授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此外,NBA 还经常聘请主流媒体的 NBA 名记亲自为新秀们授课。这些名记会告诉新秀们日常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媒体的采访,如何在回答问题时不出漏子。

培训人员通过播放精心剪辑的一些球员接受采访时的视频片段,让新秀们更直观地领略如何应对记者采访。这些视频分正反两个方面,让新秀们受益匪浅。2013 年费城 76 人新秀迈卡威说:「我们进培训班的第一天,有关老师就告诉我们,与媒体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时候,成也媒体,败也媒体,你必须认真学好这一课。」

专家:媒体也应善待球员

美《篮筐世界》专家比尔·英格拉姆以麦克格雷蒂为例子,唿吁媒体应该把 NBA 球员当成普通人看待,而不是拿着放大镜来挑他们的刺儿。

2001-2002 和 2002-2003 赛季,麦蒂连获两届 NBA 得分王,但是,他的精湛表现却没有造就魔术的辉煌。奥兰多当地的许多美国媒体对麦蒂的努力视而不见,专挑他的毛病,今天在报纸版面上骂麦蒂打球太独,让魔术其他球员没有多少出手机会,明天的电视体育节目中,主持人又嘲讽麦蒂虽然得分多,但关键时刻成软蛋,不能率魔术队登上总冠军宝座……

刚开始,麦蒂和魔术管理层并没有感到异常,但后来这种不负责任、甚至错误的批评越来越多,也干扰了麦蒂和魔术队。英格拉姆说:「其实,如果不是这样,麦蒂和魔术也许还有冲击总冠军的希望。麦蒂从魔术出走火箭,完全是媒体乱炒的结果。」他一针见血指出:「处理好与球员的关系,同样是媒体面临的问题。不从大局、不从球队的整体来看待和对待一位球员,显然是不合适的。大家应该从麦蒂的例子中吸取教训,尽量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作者 郑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