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话中超

刚刚过去的 2015 赛季中超堪称是平凡中的不平凡赛季。从竞技角度讲,2015 赛季中超创造了多项新纪录。比如恒大五连冠,刷新了顶级联赛连续夺冠时间最长纪录;联赛第九轮产生 30 粒进球,创造中超单轮进球纪录等。从宏观来看,2015 赛季中超可以通过各种数据更直观地了解联赛背后的奥秘。
中超「狠」花钱

2015 赛季,各家财力雄厚的俱乐部依旧大搞金元足球,尤其在引进外援的花销比例上高得惊人。据《转会市场网》数据,中超 2015 年冬季和夏季转会总支出为 14304.91 万欧元,其中外援花费为 9678.8 万欧元,占总转会费的比例高达 67.66%。而按照「博斯曼法案」的基本原则,计算英超外援比例以来自非欧盟地区球员为参照蓝本,英超在非欧盟球员身上的花费仅占总转会费的 19.4%。
在年薪方面,中超也颇显昂贵。《每日邮报》早先整理的数据显示,中超球员的平均年薪排名亚洲第一,球员工资在俱乐部收入中的比例远远超过了欧洲和日本的主流联赛。
中超联赛球员工资所占俱乐部收入的比例如此之高,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俱乐部平均年收入远低于欧洲及日本的主流联赛俱乐部,中超球员的工资成为球队最大开销。下表数据取自《2015 年全球体育薪资报告》。


敢花钱 好办事
大量投入资金搞「金元足球」,会不会在战绩上有所促进?下表为德国《转会市场》网站更新的数据,不妨以 2015 赛季中超球队战绩为序,对比资金投入。
倘若没有巨额投入呢?这里要指出的是天津泰达、辽宁宏运、贵州人和和上海申鑫这四支球队,引援总支出相对并不突出,命运也颇为惨淡,陷入保级行列。贵州人和拥有米西莫维奇、萨利霍维奇和冯仁亮、张成林、饶伟辉等中外名将,却在选帅、引援、管理等方面出现短板,最终挥别中超。上海申鑫引援总支出最低,联赛排名倒数第一,惨遭降级。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建业,仅投入 537 万欧元,却在联赛中打得颇为出彩,力压申花取得第五名。

敢不敢花钱,关键看性价比,但是性价比并不意味着高收益。辽宁宏运为每场胜利付出的引援费为 24.8 万欧元,用钱最少,性价比最高,最后照样卷入了降级漩涡。广州恒大综合各项投入为每场胜利所付出的代价高达 329 万欧元,性价比颇为惨淡,争冠之路也一波三折,却有惊无险拿下了冠军。
以上信息再次印证了足球商业领域一贯的常识:首先,资金投入相对充裕的球队理应把钱花在刀刃上,例如广州富力;其次,资金投入匮乏的球队应该懂得事在人为,重在满足预期,例如河南建业。足球是金钱的游戏,也是人的博弈,高额投入是球队力争上游、争夺冠军的重要筹码,但不是命运的守护神,这一点从恒大与上港本赛季焦灼的冠军之争看得尤为明显。
精彩中超 外援扛旗
2015 赛季中超,无论是冠军之争还是保级形势都更显严峻激烈,更有味道,球迷对此都有同感。联赛是否更加好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球数的多少,从这个角度来讲,2015 赛季的确比以往有了很大进步。
统计近 5 个赛季的中超联赛,进球总数呈上升趋势,2015 赛季相比 2011 赛季场均入球提高了 0.45 个,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强力外援的引进和高水平球员的加盟。
稳步提升的进球数究竟是哪些人完成的?数据表明是外援。广州恒大和辽宁宏运是仅有的两支本土球员入球率超过 50% 的球队,上海上港、上海申花、石家庄永昌、杭州绿城、北京国安等 5 支球队本土球员入球率不足 30%。有 14 支球队外援入球数超过 20 个。
尽管中超联赛观赏性和激烈程度稳步提高,但是过分依赖外援的现状没有改变。联赛在经历不堪回首的低谷后正在崛起,但是本土球员的水准究竟有多大程度的提高?大力引援除了成绩与效益方面的考虑外,对提升本土球员的实力能起到多大作用?这似乎很难通过一两个赛季就能说清楚。联赛的进步和国家队水平的提升既息息相关,又恍如隔世,关注联赛,应更多地把焦点放在本土球员身上。



广州恒大尽管引援方面一掷千金,但是本土球员共打入 38 球,是中超联赛中最多的。相反,致力于培养本土优秀球员的上海上港竟是外援入球数最多的球队,外援入球率高达 78%。
火不火 看转播
一项足球赛事究竟有多火热,一般会通过电视转播和现场上座率两个方面来体现。通过电视圈人士给出的情况,央视 5 套播出的恒大与鲁能榜首大战,收视时段的最高值达到 1.676。这个专业数据意味着什么?做一个参考,各家卫视首轮电视剧的收视率平均为 0.5-0.6,而央视 5 套 6 月 1 日之前所播出的 8 场比赛,平均收视率为 0.6,可见中超在电视用户群体中关注度之高。
谈到电视转播,无法回避的数据就是中超转播费。之前人们很少提及,但在 2015 年,这项费用突然闯入视野。众所周知,体奥动力公司成为 2016-2020 年中超联赛信号制作及版权优先合作伙伴,成交价格是 5 年 80 亿元人民币,分摊下来,中超每年版权费用高达 16 亿元人民币。
最近 4 年,中超转播费用的不断飙升引起各方关注。2012 赛季的转播权仅以 730 万元售出,两年之后三位数变为四位数,价格涨到 8000 万元,明年更达到天文数字的 16 亿元,中超单赛季的转播费用 4 年暴涨 200 多倍。


2015 年中超现场观战状况如何?透过相关数据可以发现,中超的高额转播费用其实有其存在的道理。据《世界足球网》发布的《全球足球联赛上座人数排行 TOP20》相关数据,2015 赛季中超联赛场均观众人数高居世界第六位,远高于日本 J 联赛,也超越了法甲,但和德甲、英超、西甲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另外,和这五大联赛的转播费用相比,中超更是难望其项背:根据西班牙媒体统计出的 2014-15 赛季欧洲五大联赛电视转播收入分成情况,英超为 22.473 亿欧元雄踞榜首,意甲 8.555 亿欧元排在第二位,西甲 7.602 亿欧元,德甲 5.794 亿欧元,法甲 4.679 亿欧元。通过以上数据的横向对比可以看出,中超 16 亿元人民币的媒体版权费并非虚高,甚至和场均观众人数世界第六的位置不成正比。如果将近几年或未来几年 NBA、五大联赛等职业体育赛事年均版权费进行比较,中超也仅仅高于 J 联赛。折合人民币计算,NBA 在 2016-2024 年的版权年均费用为 169.5 亿元,英超在 2016-2018 年的版权年均费用为 163.76 亿元,意甲在 2013-2018 年的版权年均费用为 65.15 亿元,西甲 2015-2016 赛季版权年均费用为 56.96 亿元,法甲在 2016-2020 年的年均费用为 53.2 亿元,德甲与德乙在 2012-2016 年的年均费用为 34.17 亿元,J 联赛在 2015 年为 2.5 亿元。
尽管中超场均观众人数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很多球迷纠结竞技水平,显然中超和世界主流联赛有巨大差距,精彩程度也远远赶不上。中超联赛收视群体与球迷热度并不匮乏,但人们到现场观战的渴望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以上数据分析引出中超发展的一大窘境:高版权费配上低上座率,如同戴着高帽却穿一双破鞋走路。但是,有了经济效益的巨大推动力,未来中超的上座率有望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在高额版权费的刺激下,如果加大推广力度,将资金流向于改善基础设施,改进青训体系建设,提高竞技整体水平,而不只局限于高额引援上,势必会进一步增加中超联赛的热度,推进职业联赛长足发展。
作者 刘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