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留下几多问号

作者
作者

东京世乒赛结束,中国队毫无悬念地获得男女团体冠军,但如今对于乒乓球,老百姓更关心成绩以外的其他问题。中国队唯一输的一盘球,怎么会砸在史上最快的「大满贯」手里?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突然宣布辞职,乒联又将整出怎样的「幺蛾子」?或者更加犀利点,到底有没有人看乒乓球了?

男子大满贯都有输球魔咒?

东京世乒赛男团决赛第二盘,张继科 0 比 3 不敌奥恰洛夫。这位「大满贯」选手在世乒赛上一路打得磕磕绊绊,在 1/4 决赛中差点阴沟翻船输给奥地利的加多斯。男子「大满贯」运动员在团体赛中输球并不新鲜。刘国梁在 1999 年埃因霍温世乒赛中战胜马琳获得冠军,完成大满贯壮举,转年在吉隆坡世乒赛团体决赛上竟丢了两分,直接导致中国队兵败吉隆坡。当时,他正被兴奋剂事件困扰,承受着极大的压力,随后没能踏上冲击新一轮大满贯的征程,选择退役。孔令辉在 2000 年奥运会夺冠获得大满贯,2001 年大坂世乒赛团体赛半决赛上丢两分,幸亏第五场刘国正单骑救主,中国队才打进决赛。

「如果打到第五盘,我真没准会输」,东京世乒赛结束后,情绪有些低落的张继科对自己的主管教练肖战悄声说。幸亏队友许昕和马龙发挥正常,否则团体赛冠军输在张继科手上,也是有可能的。

面对记者采访,张继科说出了输球的原因:「比赛中,所有对手都完全放开了在拼我,而我感觉总是放不好心态。决赛对奥恰洛夫时,这种感觉特别明显。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在自己陷入困难的时候,摆脱能力差一些,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在场上没有办法释放,比较压抑。」

张继科力不从心的感觉源于乒乓球队一句老话:想赢怕输,包袱太重。有人说张继科是个人英雄主义,在单打中发挥出色,团体赛总是无所作为。其实,张继科正是因为太重视团体赛,才会发挥如此失常。

张继科并不是不会打团体赛,在获得大满贯之前,他在团体赛中的表现可圈可点。2009 年亚洲锦标赛,张继科第一次担当主力参加团体赛,决赛上中国队 3 比 2 战胜日本队。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那是刘国梁带队后中国队唯一站在悬崖边儿上的团体赛。张继科打水谷隼原本不占上风,但他在大分 0 比 1 落后的情况下战胜水谷隼,守住第二盘,又在第五盘 3 比 0 横扫松平健太,成为中国队里拿下两分的功臣。同年的东亚运动会,张继科第三个出场,顶住大比分 1 比 1 的压力,3 比 0 战胜在单打比赛中跟他苦战 7 局的对手吉田海伟。世界杯团体赛决赛对韩国,张继科第一个出场,3 比 0 战胜吴尚垠,为中国队开了个好头。2010 年,张继科在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赛中上演了他的成名作,赛前 5 分钟被临时换上场,面对 1 比 1 的大比分,他坚守住了第三盘。2012 年多特蒙德团体赛,张继科第一盘出战,战胜德国的波尔。

不可否认,加冕大满贯之后的张继科在团体赛中成绩确实有点糟糕,奥运会输给波尔,世界杯输给陈建安,世乒赛又输给奥恰洛夫。对张继科现在的状态,总教练刘国梁早就有所预见:「为什么男队很难有人蝉联奥运冠军,本来竞争力就强,你是冠军,每个人都想把你拉下来,你必须有绝对的实力才能够站得住。我觉得如果张继科真正能认清这样的问题,这次输球也就值得了。」刘国梁不但仍然相信张继科,甚至认为张继科的输球正是他自己乃至中国队在东京世乒赛中的一大收获。

女乒大满贯李晓霞在本次比赛中没有败绩,刘国梁认为她是这次世乒赛中最不容易的运动员:「李晓霞在封闭训练时就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这次比赛她上场打的都是对方第一主力,位置不一样了,承受的东西也不一样。」李晓霞以前打比赛,和队友之间是并肩作战的感觉,在让她挑大梁的今天,心理有起伏,再正常不过。在 3 比 0 完胜日本队获得冠军后,刘国梁敬给李晓霞一杯酒说:「我理解你承受的东西,这次能挺过来真不容易。」听到这话,李晓霞眼眶泛红,这就是大满贯之间的默契。李晓霞度过心理这道坎儿,也成了女队这次团体赛的一大收获。

国际乒联又出新规?

改革派沙拉拉引领国际乒联长达 15 年。这期间的举措包括将乒乓球直径由 38 毫米改为 40 毫米,每局由 21 分改为 11 分,发球必须无遮挡,有机胶水改为无机胶水以及将在今年 7 月 1 日施行的乒乓球材料改为塑料。这些改革并没有限制中国乒乓球发展,而柳承敏等名将提前退役,却多少受此影响。

刘国梁看得很明白:「中国队的梯队建设和科研团队非常强大,其他协会的运动员要出一个天才,才能和中国队对抗一段时期。国际乒联频繁改革,将天才一个个送走了。」

在此次世乒赛期间,沙拉拉突然给所有媒体发邮件,宣布自己将在今年 9 月 1 日正式辞职,由德国人托马斯接任乒联主席。通过刘国梁对新主席的期待,不难看出他对沙拉拉的态度。刘国梁说:「新主席来自欧洲乒乓强国德国,希望他能将欧洲和世界各协会团结起来。以前欧洲各国互相交流得很多,所以出现瓦尔德内尔、盖亭、塞弗等一批优秀选手。现在被沙拉拉改得有点乱,把大家都聚拢在一起,才是我们所希望的。」

除了同意沙拉拉辞职,国际乒联会议还通过了两项提案,一个是允许世乒赛跨协会配对双打,一个是单打名额将有所减少。世乒赛曾经允许跨协会配对双打,中国队历年总共获得的 204.5 个世界冠军,那个 0.5 就是跨协会配对的产物。1977 年世乒赛,中国运动员杨莹配对朝鲜运动员朴英玉获得女双冠军。从 2013 年开始,刘国梁在国际公开赛中尝试用中国男子顶尖运动员配对外国运动员出战,得到各协会的肯定。如今提案通过,但国际乒联是要给所有人一顿「过年饺子」吗?不完全是。在允许跨协会配对的同时,国际乒联给出报名人数的限制,每个协会只有 2 对双打名额,如果选择跨协会配对,合作的两个协会将各损失 0.5 个名额,即如果中国选择跨协会配出一对组合,双打赛场上将出现只有 3 名中国人的身影。这让总教练刘国梁有点哭笑不得。他表示,提议跨协会配对表明中国乒乓球已经拿出最核心的利益推助发展,却受到限制,国际乒联的胸襟应该再大一点。

再来说说单打。单打名额由原先每个协会可以报名男女运动员 7 人,改为报名男女各 3 人作为基数,协会中如有在第一个月排名 100 位之内的选手,可增加 1 个名额,有排名 20 位之内的再增加 1 个名额,东道主无论世界排名多少都可男女各报名 6 人。此提议的初衷是减少参赛人员,以减轻承办国压力,但对于中国和一些人才较多的协会而言,这又称得上是一种限制。中国女队主教练孔令辉表示,这项规则的实施会让世乒赛的精彩程度打折扣,对培养后备力量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尤其像中国这么强的队伍,以后可能有很多运动员参加世界比赛的机会就少了,对这个项目的发展可能会有些问题。包括对本国培养的投入,甚至国家队的规模都会产生影响」,孔令辉直言不讳。

国际乒联每次通过提议,都会引起多方讨论,对这么多年改革的利弊,每个人心中自有定论。

乒乓球到底有没有人看?

东京世乒赛的领奖台上,分别站着这样几支队伍。

先看男子团体。第一名中国队,第二名德国队,第三名日本队和中国台北队。前两名的位置已被中德两队占据了三届。刘国梁在赛后说,德国队的水平和中国队所差无几,比日韩等传统强队高一个档次。日本男队此次获得第三名也算正常,阵容里确实只有水谷隼一人具备和德国队死磕的实力,实在寡不敌众。中国台北队今年首次挤进团体赛四强。

再看女子团体。第一名中国队,第二名日本队,第三名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队。中国队与前两届的老对手新加坡队在半决赛提前相遇,顺便成就了日本女队在 1983 年后,终于又在代代木体育馆走上决赛舞台的一幕。拿到铜牌的新加坡和香港女队都完成了赛前制定的目标和任务,也算皆大欢喜。

从名次上,大概可以看清现在乒乓球发展的潮流,男子以德国领衔的欧洲技术依然强势,虽然对抗中国队还很难,但击败亚洲其他协会易如反掌。女子近几年欧洲女乒进步幅度不大,亚洲明显强于欧洲。

日本已是第七次承办世乒赛,其中有 3 次在东京。参加男队比赛的有 116 个协会,参加女子比赛的有 97 个协会,运动员总共 800 多人。采访比赛的记者 500 余人。比赛耗资 9 亿日元(约合 5500 余万人民币)。举办世乒赛的 4 月 28 日至 5 月 5 日期间,被日本人称为「黄金周」,这一周多的时间横跨日本劳动节、宪法纪念日、绿之日、男孩节等法定节假日,又恰逢东京电视台 50 周年台庆,电视台不但转播世乒赛,还将世乒赛和 50 周年各大主题活动结合,在代代木体育馆外搞起嘉年华。面对这么丰富的「课余时间」选择,仍然有很多人来代代木体育馆看乒乓球赛,一大早就排队等待入场,当日售票窗口几乎天天贴出「SOLD OUT」(售罄)的告示。

代代木体育馆左边一半是观众席位,一楼「指定席」,对号入座,二楼「自由席」。右边一半的一楼是官员和运动员席位,二楼划分出三个看台区域是记者席,其余部分是空座。但是半决赛和决赛,记者席旁边的空座也变成「自由席」,坐满了看比赛的观众,内场还加设了两片贵宾席。

不光日本观众喜欢看乒乓球,往前再数几届世乒赛,无论是巴黎和鹿特丹的单项比赛,还是多特蒙德和莫斯科的团体比赛,基本都能达到小组赛坐满半场,淘汰赛坐满全场,决赛需要见缝插针的局面。乒乓球有人看,只要这个比赛够精彩。

世乒赛无疑是水平最高的世界乒乓球赛事,参赛人多,水平高,冷门和纪录天天爆出都不是没可能。因此,世乒赛不愁观众。

明年,世乒赛将在中国苏州举办,目标是让来世乒赛的每个人都有参与感。乒乓球之所以是中国的国球,是因为打球的人多。打得精彩的比赛永远不缺观众。


作者 白阳